成语唇亡齿寒来源,成语唇亡齿寒的典故

【成语唇亡齿寒来源,成语唇亡齿寒的典故】成语“唇亡齿寒”出自于春秋时期虞国政治家宫之奇 。宫之奇(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政治家,虞国辛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人 。他明于料事,具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辅佐虞君,并推荐百里奚,共同参与朝政,对外采取了联虢拒晋的策略,使国家虽小而强盛 。
春秋时期,各国间的战争频繁,当时的虞国是一个小侯国,在现今的平陆县,它面临的是北方大国——晋国的侵略威胁,但晋国却无法实现其吞并的野心,其主要的原因是虞国有一些精明干练的政治家,其中首推宫之奇,他辅佐虞君推荐百里奚为中大夫,参与朝政,对外采取了联虢拒晋的政策,国势日益强大 。
据县志记载,宫之奇家乡系平陆县辛宫里人,生卒年不详,有关他的事记载不多,与其有关联的“唇亡齿寒”故事,千百年来却一直在我国民间传颂着 。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欲进攻虢国(今三门峡市)采纳了大夫荀息的计策:“以垂棘之壁,屈产之乘,贿通虞国国君,假虞伐虢,灭虢之后,回师反戈,虞国垂首可得 。”
晋国这个诡计却被虞国大夫宫之奇所识破,他劝虞君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轻易接受晋国的礼物,错让晋国借道 。
他上奏说:“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谓辅车之依,唇亡齿寒 。”

这些忠柬之言,这位愚昧贪婪、见利忘义的昏君完全置若罔闻 。他擅自改变策略,弃虢联晋,让晋国大军畅通无阻地取道虞国攻打虢国,然后挥师北上,顺手牵羊,一举吞并了虞国,真是:“区区壁马,骗取社稷,一代国君,做阶下囚 。”
宫之奇由于虞君忠柬不纳,遂携眷避居他地,临行时留下四句话:“壁马之贪,饮鸩自甘,开门揖盗,唇亡齿寒 。”这是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 。
传说宫之奇避居在现在张店镇潭峪村附近,后人将宫之奇避居之地称“将军岔”以示纪念 。
《左传·僖公二年、五年》记载:
晋国大夫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 。
晋献公说:“这些东西是我的宝物啊”
荀息回答说:“如果能向虞国借到路,这些东西就像放在国外库房里一样 。”
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虞国 。”
荀息回答说:“宫之奇为人懦弱,不能够坚决进谏 。况且他从小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对他比较亲昵 。即使他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 。”
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去虞国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柃入侵,攻打虞国溟邑的三面城门 。冀国已经被削弱,这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修筑堡垒,以侵袭敝国的南部边邑 。我们敢请贵国借路,以便向虢国问罪 。”
虞公同意了,并且请求让自己先去讨伐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君,虞君不听,于是起兵伐虢 。这年夏天,晋国大夫里克、荀息领兵会同虞军攻打虢国,灭掉了下阳 。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 。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 。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 。’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
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
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 。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 。”
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 。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 。’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 。’《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 。’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 。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 。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 。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 。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 。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 。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

成语唇亡齿寒来源,成语唇亡齿寒的典故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