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是哪一个民族的

文章插图
独弦琴是京族的乐器 。独弦琴京语称旦匏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 。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 。我国南方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 。
独弦琴是京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不论节日喜庆或是农闲之时,人们都要在它的伴奏下,唱起即兴编成的民歌 。由于它的发音与京族民歌音调极为相似,装饰音又富有吟唱般的韵味,所以在为民歌伴奏时,琴声歌声交融,两者浑然一体 。独弦琴既是优美的独奏乐器,也是出色的伴奏乐器,还可参加重奏或合奏,在民族乐队中,独弦琴往往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 。
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 。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匏琴,京族语即直呼旦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乐器 。那么,独弦琴是怎么来的呢?京族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或传说由海龙王的“如意琴”演变而来,那一根弦就是龙王七公主的头发变的;或认为是京族的先民出海打鱼时,发现系在桅杆上的绳索,伴随船的摇摆用橹碰击则发出奇妙的声音,受此启发而模仿制作的 。但关于独弦琴的文字记载,我国的历史典籍却可追溯到殷代 。其中《新唐书》具体描述的就有两处,或曰“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又曰“复以半匏,皆彩画之,加上铜瓯,为琴,作虺文横其上,长三尺余,头曲如拱,长两寸,以条系腹穿瓯及匏木”,可见京族独弦琴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 。
在京族三岛,我见过的传统独弦琴,都是用竹木制作的:琴身长约一米,宽、厚分别约十厘米、八厘米,其一端打一楔子用以固定琴弦,另一端则凿洞插入厚竹片做摇杆;琴弦只有一根,古时用麻绳或用竹篾代替,弦的一头固定在琴身的右端,另一头则系在琴身左端的摇杆上 。
演奏时,右手用贝壳或短竹片弹拨琴弦,令其发出震颤的声音,左手则同时扶摇竹竿,使声音袅袅颤变以形成旋律 。但传统的独弦琴由于琴弦与琴身的共震共鸣效果差,通常只能给哈妹歌舞时伴奏或自唱时击节奏 。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独弦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得到了全面的改进 。在我看来,最明显的进步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麻绳竹篾替换成钢丝弦,独弦琴的音色变得厚实而悠扬,音域也变宽阔而稳定了 。
正是音色和音域得到改善,已故京族艺人苏善辉在五十年代末,首创实现以独奏的形式把独弦琴搬上舞台 。二是独弦琴有了乐谱,使独弦琴音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
六十年代初,当时的东兴民族歌舞团,开始系统收集整理京族曲谱,使口耳相传的独弦琴音乐第一次有了成套的乐谱,为独弦琴从民间登入大雅之堂创造了条件 。
三是独弦琴的科技含量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可观赏性增强 。近些年来,音乐家们经反复的实验,他们成功地用红木、紫木或棕木取代竹筒做琴身,用牛角替换竹片制摇杆,同时给琴弦装上拾音器,再给拾音器配置扩音设施,从而使独弦琴的音色变得更柔美更典雅,而声音也更清朗、更悠扬、更悦耳了 。
新式的独弦琴,造型仍旧朴实简单,琴盘之上还是那一弦一杆,但质感却很精致古雅 。尤其它那优美柔和的音色,更是极富表现力:既能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象,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
欣赏独弦琴的表演,但见指弹手扶间,且闻中琴声悠悠,你自然会沉浸入不同的音乐境界:或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或潮起潮落,波逐浪涌;或柔情似水,袅绕动人……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 京族卷京族以渔业捕捞养殖加工为主的生产劳动和海岛海港海滩海水海风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京族文化的海洋韵味 。可以说,广西12个民族中,除京族外,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如此浓郁的海洋文化韵味 。京族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离不开滨海文化生态环境,如“捉活鸭”、“顶头”、“顶臂”、“顶竿”等 。其中“捉活鸭”,就是先将一只鸭子放进海里,待鸭子游出一段距离后,参赛者同时扑入海中,竞相捉鸭,以先获者为胜 。
总之,海洋文化元素大海、海鱼、海风、海岸、海港、海景、海神、渔民、渔业、渔船、大网、盐田等,无不浸润于京族文化之中 。京族精神生活中的海洋文化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京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特有的风景线 。

文章插图
【独弦琴是哪一个民族的,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
推荐阅读
- 少司是什么
- 甲寅年是哪一年,清朝甲寅年是哪一年出生
- 春中喉咙的意思 喉咙结节是什么意思
- 9月2日是什么节,哪年的中秋节是9.22
- ce0099口罩是哪个国家的认证
- 光伏板发出的交流电是多少伏的
- 语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
- 仙人掌是什么样子的种类 仙人掌是什么种类
- iexplore是什么
- 亚细安是什么 亚细安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