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议公筷分餐制 重提公筷分餐制你有什么看法

受到疫情影响 , 小杨一直没有在外面的饭店吃饭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 , 餐饮业也逐渐恢复 。恰好赶上“五一”假期 , 小杨就谋划着和许久未见的朋友们相聚 。小杨和朋友来到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一家饭店 。在点餐的时候 , 服务员将餐具摆上餐桌 , 小杨惊奇地发现 , 每个人面前摆了两双筷子 , 一双黑色 , 一双白色 。这家餐厅小杨之前多次来过 , 从未这样 。对此 , 服务员解释道 , 现在响应号召 , 也为了顾客的身体健康 , 以后实行公筷制 , 为每一位顾客提供公筷 , 并且做了颜色区分 。

为什么要提议公筷分餐制 重提公筷分餐制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分餐制和公筷制在中国已经推广了很多年 , 但是成效不明显 。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 , 也有经济成本和个人习惯的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 , 为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各地也在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 , 加大宣传力度 , 鼓励实行分餐制和公筷制 。这既是文明新风的体现 , 也有助于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的习惯 , 值得在全社会推广 。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很支持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 , 因为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杨说 。
小杨的看法也道出了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的核心目的:健康 。民以食为天 。饮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 。但是中国还有一句古话:病从口入 。这就说明 , 许多疾病都是通过饮食来传染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团队曾在《柳叶刀》上发布过一项分析:全球13%的癌症发病 , 220万人的患癌 , 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 。导致癌症的元凶排名前三的是 , 幽门螺旋杆菌、HPV和乙肝病毒 。而东亚地区是传染性疾病致癌发生率最高的区域 。其中 , 幽门螺旋杆菌正是容易通过合餐而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 打破了“胃中无细菌”的说法 , 可能会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 严重者很可能引发胃癌 。中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不断升高 , 据统计 , 现在已经达到了59% 。如果不加以干预 , 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合餐制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 , 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 , 引起交叉感染 , 典型的就有幽门螺旋杆菌、甲肝及手足口病 , 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 , 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 , 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间传染给他人 。”
为什么要提议公筷分餐制 重提公筷分餐制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其实 , “公筷分餐”的倡议由来已久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 中国烹饪协会就多次向全国餐饮业提出“分餐制”改革 。2003年 , 非典疫情让这一倡议得到了进一步重视 , 许多城市的餐厅都在主动提供公筷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 , 这项倡议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和重视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警醒人们 , 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
其中 , 分餐和公筷就是重要内容 。在东北 , 习惯了“大锅炖”的人们开始分装在盘子中 , 每桌都配备好公筷公勺;在四川成都 , 食客们钟爱的火锅 , 也都开始推行分餐 , 每个人都配备两双筷子 , 一双公筷夹菜 , 一双私筷自用;在浙江 , 许多农家乐恢复营业之后 , 纷纷推出“分餐制” , 或者提前为客人分好餐食 , 或者采用自助餐形式 , 让客人自己取用……借着疫情的影响 , 各地都在抓紧时间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 , 把文明习惯内化到人的心中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舌尖上的安全” , 认识到合餐可能带来疾病传播 。应抓住这个契机 , 宣传引导百姓养成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 , 培育健康文明的餐桌风尚 。个人、文化和经济多重因素影响虽然分餐和公筷有诸多好处 , 但是推行起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因此 , 从国家层面来讲 , 要加强公共卫生相关的立法工作 , 普法和执法工作要落实到位 。在法治宣传、加强执法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协同落实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抓紧制定相关餐桌文明行为规范 , 倡议群众养成文明就餐、健康饮食的习惯 。“经此一疫 , 人们逐渐形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卫生习惯 。期待疫情退去之后 , 大家养成的好习惯也能长期坚守 , 既保护自己 , 也保护他人 。”马一德说 。
无论是公筷 , 还是分歺制 , 其宗旨是解决不准各自进嘴巴的筷子去菜碗里去夹菜 , 避免病毒和细菌互相传染 。大健康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选项 。全民要健康 , 必须从歺饮开始 , 因为病从口入 。

【为什么要提议公筷分餐制 重提公筷分餐制你有什么看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