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押司是什么官职级别

相当于现在的县里政府办秘书!施耐庵先生生于元末明初,此时离北宋已过去了几百年,我们看到施先生在安排《水浒》人物中的官职时,也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与北宋真实情况有较大出入 。所以我们在讨论梁山好汉的官职时,既要考虑北宋官职的真实品级分化,又要考虑书中的情节背景 。宋朝的干部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为18个级别 。宋朝的公职人员分两种,一种称为“官”,一种称之为“吏”,所谓官吏其实是公职人员的统称 。概括的讲,“官”属于高级公职人员,“吏”则属于低级的公职人员 。比如
【宋朝押司是什么官职级别】宋江的押司就属于“吏”,故而宋押司在各种场合一再自称郓城小吏 。宋朝向来重文轻武,这是从开国皇帝
赵匡胤那会就留下的传统,老赵是后周武将出身,“陈桥兵变”做的皇帝,所以他对武官有着特别的警惕心,“杯酒释兵权”以后,武将的地位整体上一直低于文官 。
比如太尉高俅属于正二品,这已经是武官的最高级别了,从一品、正一品则没有武官职位 。确切地说,押司根本就不是官,而是吏 。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对官与吏有不同的解释:官,吏事君也;吏,治人者也 。若论地位,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我国古代长期将政府官员的级别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阶,一至九品共有正从十八个品阶 。最低一级的官员如县尉、主簿等为从九品,相当于现今的科级干部 。按照历朝惯例,有品级的官员由朝廷任命、考核,按照任职年限、个人能力和工作实绩等定期述职,择优升迁(这是正常程序,不包括买官卖官) 。比从九品还要低的干部就不是官,而是吏了 。下面我们对梁山好汉曾担任过的官职做一次“古今对照”——
禁军教头(王进、林冲担任过的职务):位列禁军都教头之后,相当于现在的正营级或副团级 。提辖(鲁智深、孙立担任过的职务):一个州(路)提辖官的编制大约在30人上下,相当于现在的排长或连长 。押司(宋江担任过的职务):属于“吏员”,一个县治最多可设6个押司,职能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秘书,搞案件的则相当于县级法院的审判厅长,副科级或正股级 。都头(武松、李云、朱仝、雷横担任过的职务):一个县治一般有两个都头,职位略高于
押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刑侦科长,正科级 。节级(戴宗担任过的职务):略相当于副监狱长,连级或副营级 。知寨(花荣担任过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镇长 。保正(晁盖担任过的职务):村长 。孔目(裴宣担任过的职务):法院审判庭长,副科级 。押狱(蔡福、蔡庆担任过的职务):一般监狱干部 。制使(杨志担任过的职务):朝廷派出的办理公务的官员,大约相当于正营 。统制(秦明担任过的职务):一个州(路)的兵马总管,师级 。都监(黄信、董平担任过的职务):级别低于统制,大约相当于正团级 。都统制(呼延灼担任过的职务):略高于兵马统制,大约相当于副军级 。正牌军(索超担任过的职务):相当于班长或排长 。管营(施恩老爸担任过的职务):劳改大队大队长,正科或副处 。通判(黄文炳担任过的职务):知府的副手,相当于副市长 。团练使(韩滔、彭玘、单廷珪、魏定国担任过的职务):分为都团练使和州团练使,从《水浒》中描写看,所掌握的部队规模大约在2000——3000人,略相当于团级 。经略使(担任过的职务):掌管边防各州军马,相当于军区司令员 。
宋官署名吏员职称,经办案牍等事 。《宋史·职官志》所载群牧司与临安府吏员皆有押司官,其名为官而实为吏 。例如:在《水浒传》经常提到宋江,当地百姓都称呼宋江为”宋押司“,因为宋江在郓城县县衙当文书一职 。

陈茂同在其所著《历代官职沿革·宋朝(下)》中,把官职分为官和吏两大类,押司属于吏(由于官数量有限,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需要增加人手,故增加吏一职,如衙役) 。在州和县衙内都有押司一职,主要是招募而来,也有经受差遣的 。宋朝的吏主要是经手税赋征收或者处理狱讼,押司应该是负责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但级别不好说,因为州政府也有押司一职,宋朝和明朝的刑部也有押司一职 。一般一个县有8个押司 。如《水浒传》中,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担任的就是郓城县押司 。
押司是衙门里的书吏,也就是书写文书的人员 。他们虽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毕竟属于官吏阶层,而且衙门中的书吏要比官多,他们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因此与百姓接触的多,影响不容小视 。他们也享有免役的特权 。在穿戴上,他们可以穿长衫(虽然只能是黑色),和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短衫,蹬高帮鞋 。更重要的是,书吏同时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可以满足部分人的权势欲望 。再者是历代法制都允许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证实在职内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