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热热!今天一大早 ,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就“上岗”了 。截至昨日 , 2022年上海市高温(日最高气温≥35.0℃)日数已有46天 。
医院里 , 除了中暑等患者增加 , 也有部分患者因为日晒伤前来就诊 。医生提醒 , 尽量避免日晒最强烈的时间段出门 , 网上热议的“太热也会变黑”不用担心 , 不过室内也隐藏着皮肤杀手“紫外线” , 同样需做好防晒 。
海边回来全身皮肤发红、火辣辣地疼
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 , 近期每天都会接诊一两位日晒伤患者 , 有的刚从海边旅游回来 , 有的周末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等 。
有位患者前段时间和家人一起去海边旅游 , 去海边时只穿了一套比基尼 , 出门时涂了一次防晒霜 。回来后她就发现 , 没有衣服覆盖的部位皮肤都发红了 , 还火辣辣地疼 , 担心会变黑、留疤 , 于是赶紧去医院就诊 。
还有一位八九岁的小朋友 , 周末在家长陪同下在户外玩耍 , 待在户外时间较长 。回来后就发现手臂、后脖颈和脸上两侧颧骨部位都发红、疼痛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龚瑜介绍说:
这些都是日晒伤 , 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晒伤了’ 。晒伤后皮肤会发红 , 而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边界 , 没有衣物覆盖的部位会发红 , 一碰到皮肤就像针刺一样 , 火辣辣地疼 。更严重些的 , 还会起水泡 。日晒伤一段时间后 , 皮肤会变黑、脱皮 , 然后慢慢好转 , 恢复原本的肤色 。
她表示 , 不是很严重的晒伤 , 一般几个月时间都可恢复正常肤色;晒得时间越长、晒伤越严重 , 就可能会有色素沉着 , 后期恢复时皮肤变黑的时间也会长些 。需要注意的是 , 有和光相关的皮肤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晒 , 比如日光性皮炎、红斑狼疮等患者 , 日晒可能会加重疾病 。
皮肤科医生硬核防晒指南来啦
高温持续 , 如何避免晒伤 , 做好防晒呢?
龚瑜表示 , 首先就是尽量少晒太阳 , 尤其是避免在日晒最强烈的时间段出门 。比如早上10点半至下午2点半期间 , 尽量少出门 , 避免这段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
出门时 , 建议优先选择硬核防晒方式 , 如撑遮阳伞、戴防晒帽、穿防晒衣 。织物产品可直接遮挡日光 , 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 , 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 , 防晒效果越好 。
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衣等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 。防晒帽宜选择帽檐边长>7.5 厘米的 , 遮阳伞和防晒衣物建议选购紫外线防护系数(UPF)>25 , 长波紫外线(UVA)透过率<5%标识的产品 。
使用防晒霜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物理防晒产品主要通过反射、散射日光来发挥防晒作用 , 如二氧化钛、氧化锌 。物理防晒剂防晒谱宽、相对光稳定、不易致敏 , 适用于敏感人群 。但也有一定缺点 , 如不易涂抹、不透明 , 易影响面部美观 。
化学防晒产品又称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 , 通过吸收紫外线而实现防晒 。其优点在于质地轻薄、透明感好 , 但化学防晒产品有一定致敏性 , 可能会导致接触致敏和光致敏作用 , 有过敏史的人群选择时应慎重 。
防晒护肤品会带有防晒指数 , 但如果怕被晒黑 , 那么一定要选带有PA指数的防晒产品 。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SPF/PA 。
龚瑜提醒:
无论选用哪一种 , 涂抹防晒产品时要注意使用量 , 面部涂搽量以1元硬币大小为宜 。高温天户外活动时选择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 , 出门前15 分钟涂抹好 , 然后每隔两小时要补涂一次防晒霜 , 时间久了没有防晒效果 。
“太热也会变黑”?专家解答→
除了晒伤 , 近段时间关于“太热也会变黑”的话题也在网上引发热议 。不晒太阳、太热也会变黑吗?
龚瑜表示 , 不晒太阳、只是太热的话并不会变黑 , 就像冬天蒸桑拿不会变黑一样 。变黑主要还是因为晒太阳 , UVA引起色素沉着 , 此外一些基础疾病如尿毒症、肝病等也可能会出现皮肤变黑 , 还有使用劣质化妆品出现皮肤问题、随着年龄增加肤色变得暗黄等 。
【没有晒太阳皮肤越来越黑要做什么检查】她也提醒 , 除了室外需要防晒 , 室内也需要防晒 , 因为室内环境中也可能受到紫外线照射 。比如坐在靠窗的位置 , 室内存在较强紫外灯光源 , 如强荧光灯、驱蚊灯或者娱乐场所的霓虹灯光等 , 这些其实都隐藏着皮肤杀手“紫外线” , 同样会让皮肤被晒伤、变黑 。
推荐阅读
- 立秋不仅分早晚,还分公母
- 为什么玄鸟的图腾没有像龙一样被认同
- 定频空调为什么没有主板 定频空调由什么控制
- 电脑没有dp接口怎么办
- 秋冬季节皮肤保养重点
- 皮肤护理:健康护肤的 5 个小贴士
- 孩子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怎么办 孩子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应该这样教他
- 适合油皮的保湿霜推荐
- 用洁面刷洗脸对皮肤好不好
- 淘米水可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