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在屏幕上看到一个视频,需要有以下几个先决条件 。1,片源 。2,解码器 。3,播放器 。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
1,片源 。就是广义上承载视频信息的载体 。以前有胶片,现在数码时代,基本上都是数字文件了 。那么这个文件怎么得来的呢,就是视频的前期采集制作过程,例如拍电影,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摄像设备采集图像开始,就涉及到非常多的标准,比如广播电视系统有一套标准,电影协会有一套标准,单反相机领域也有一套标准 。涉及到分辨率,色域,对比度,灰度,帧率等物理值 。然后,采集到的画面转存进存储卡时需要进行数模转换,又涉及到采样率等数值 。这些数值每个标准都不一样 。采集完成以后,还要进行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标准和拍摄不一样,需要进行转换,但是会损失画质 。编辑完成后,还要选择保存成数字文件用于发布 。这个数字文件分封装方式和编码方式 。其中封装方式有十几种,包括AVI,MKV等 。编码方式就多了,目前常见的有100多种,比如H.264等 。这些选择,都会最最终画质有影响 。选完封装方式和编码器,还可以选码率,这个对画质也有很大影响,通常来说,同一种编码器,码率越大获得的文件画质越好 。相同码率,编码器约先进,获得文件的画质越好 。
2,解码器 。也就是把片源的文件内容,通过解码操作还原为视频流,音频流等,再用来播放 。通常来说,解码器对应编码器,也就是当时制作片源文件,用的什么编码器,这里就用对应的解码器 。也有一些通用解码器,一种能对应很多种编码器,但是因为各家都有自己的专利算法,所以解码器不匹配,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声音图像不同步,画面扭曲等等,最直接就是画质下降 。
【1080p和蓝光4k】3,播放器 。最直接就是显卡,屏幕之类的播放画面的硬件,同时也包括一些播放器软件 。通常来说,播放器涉及到最后形成画面,供我们的眼睛去观看,所以播放器的好坏,会影响到最后看到的效果 。比如,分辨率不匹配,对CRT就基本影响,但是对液晶屏,就会导致画面模糊,这是液晶屏的物理特性导致 。另外,还有很多行业限制 。比如,以前美国电影行业就搞了个HDCP保护,在片源里加入了特殊编码,只能在专用播放器里播放,播放同时会检测显示器 。显卡,传输线缆是否符合HDCP协议,如果不符合,就强制降低4倍的分辨率 。本来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版权,但是实际上也影响到最后的画质 。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简单说明了一下观看视频涉及到多么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最后我们看到的画面 。题主说的1080P和4K,只是这整个体系中非常微小的一个环节,一个分辨率参数 。所以单纯比较这两个参数,就来评定最终画面效果,是多么可笑 。
推荐阅读
- 和雨有关的俗语 具体有哪些俗语
- 房产改名和过户的区别
- 买衣服买真丝好还是桑蚕丝好 纯棉和桑蚕丝哪个好
- 名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是
- 徒步走和跑步哪个好
- 辞的古义和今义是什么
- 黄豆和海带能煮在一起吃吗
- 5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 水蜜桃可以和油桃一起吃吗 水蜜桃能不能和油桃一起吃
- 裸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