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静电是如何产生的?“摩擦”生电
冬天,特别在开始供暖的北方,惹人讨厌的静电再次傍上大多数人 。
要知道如何避免受到静电的小骚扰,首先需要明白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
我们从小就听说“摩擦生电”,“摩擦”到底是如何生电的?
我们知道,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通常,由于质子正电荷与电子负电荷数量相等,保持电平衡,显示为不带电状态 。
电子质量很小,却具有相当可观的能量,是一个“不安分分子” 。
位于外层轨道的电子经常会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其他物质上 。
这时,电平衡就被打破,物质就会有不带电变成了带点,失去电子的原子就会带有一个正电荷,得到电子的原子就会带有一个负电荷 。
物质所携带的这些电荷并没有形成电流,是相对静止的,因此被称为静电电荷 。
有几种机制都可以产生静电,但最常见还是我们通常说的“摩擦生电” 。
所谓摩擦就是不同材料之间发生接触-脱离 。
接触时,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电子转移 。

文章插图
迅速脱离接触后,两种材料就会分别带有数量相等性质相反的电荷 。

文章插图
因而,任何移动的物质只要不断发生接触-脱离,都会产生静电 。
人体也不例外,体表的皮肤、毛发和穿戴的衣服,都是易于产生静电的材料 。
人们的活动几乎都可以产生静电 。
静电,产生容易,蓄积需要一定条件:冬天为什么容易产生静电
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能力不同 。
其中,人的毛发和皮肤容易产生正电荷,日常用的塑料和化纤材料衣服容易产生负电荷 。
这也就很容易理解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容易出现“毛张飞”现象的原因了 。

文章插图
但是,仅能产生静电电荷还不够,人体要能携带静电还需要可以蓄积电荷的条件 。
首先,绝缘性好的材料容易蓄积电荷 。
这一点不难理解吧 。
甚至,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上,不同电荷都可以“和平共处” 。
比如混纺毛衣,常由产生正电荷的动物毛和产生负电荷的化纤纺织构成,纤维间不断摩擦(接触-分离)产生电荷,并由于绝缘性好而不断蓄积电荷 。
这就是在黑暗中穿脱混纺衣服常会火花四溅的原因 。
人体蓄积电荷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不容易向地球(接地)和空气放电 。
鞋底和地面材料的绝缘性是防止人体接地的决定性因素 。
现在我们经常穿的塑料鞋底和铺设的绝缘性地面材料,如混纺毛毯、乙烯基瓷砖,都特别能助力人体静电的产生和蓄积 。
向空气放电则取决于空气的湿度 。一般来说,空气相对湿度(RH)大于60%,人体不容易积蓄静电,RH小于40%容易积蓄静电 。
比如,下图所示,不同湿度环境下,相同行为产生静电就差异巨大:

文章插图
冬季空气湿度低,有暖气的室内环境空气湿度更低 。
这就是为什么冬季人体更容易产生和携带静电的原因 。
容易产生人体静电的行为
最容易产生静电的行为有两种:
一是走路 。穿着塑料底的鞋子,拖步(鞋底不离地面)走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地面上,最容易产生和集聚大量静电电荷 。
另一种是,穿着容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从一些塑料材质面料的沙发或椅子上站起,也可以产生高负荷的静电 。
冬天,司机在停车、欠身、扶车门把手的系列动作最容易遭遇静电电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如何避免静电?
认识到静电产生和蓄积的原因和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自然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静电 。
主要措施包括:
1 增加环境空气湿度 。一般认为,只要环境RH高于65%,人体静电就会随时释放,不易蓄积 。
这也是夏天几乎没有静电的根本原因 。
2 使用防静电鞋和地板 。在需要防静电的场合穿着防静电鞋,铺设防静电地板,是预防人体静电的有效措施 。
3 及时放电 。在进入需要防静电的场所,或进行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操作前,要及时、有效、充分放电,是必做的功课 。
在专业化场所都会安置专门的充分接地的人体静电释放器,只需要充分接触,就会很好地放电 。

文章插图
没有专用设备,人们常采取自助放电方法,比如,双手扶墙、或者扶地 。但是,现在很多墙面和地面都使用了一些绝缘材料,很多时候这样做并不能达到有效放电的目的 。
目前一般认为,人体放电最有效方法是,用手尽量紧握人体携带的金属导体(与人体等电位),比如钥匙、指甲钳等,快速接触金属门把手等可靠接地的导体,就可以安全充分、没有特殊感觉地释放人体静电,防止危害的产生 。
说到冬天啊!我会想到冷,会想到穿的像熊一样厚的衣服,会想到干燥
说到这个干燥啊!我最怕静电了
被电一下虽然不是特别疼,但是内心总是存在着一种恐惧,不自觉的会先做一个心理准备,告诉你如果你接触了这个东西会麻麻的,你行动上自然而然的就有点抵触了,表现为先用手背去摸东西,就感觉自己魔魔怔怔的

文章插图
那么为什么冬天就会产生静电呢?
这要从产生静电的原理说起
研究表明,人体产生静电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干燥的空气,二是不导电的化纤衣物 。如果空气比较干燥,相对湿度在40%以内,就会造成皮肤表面异常干燥,电阻值增大,局部皮肤有大量电荷堆积 。如果身着化纤衣物,电荷不易导出,当手指触碰到金属导电物,人体静电会突然释放,手指就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
那么为了不让我们看起来神经兮兮的,也为了不再被静电控制,我们必须要克服对他的恐惧!
以下是本人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的方法
摸墙
这是本人最常用的办法,虽然还是有点恐惧,但是被电的次数少了,吼吼吼
护手霜
既然产生静电和干燥有关,那我们就做好保湿不就好啦,在手感觉到干燥的时候抹一抹,不过本人还有一个的办法,就是触摸东西之前冲着手指哈气,手指有了水雾就没有那么干燥啦,别说恶心,因为本人懒
快速拍要触摸的物体
比如说我要碰桌子,那我就用手掌先拍一下,我要开门,就先用力拍一下门把手,然后心理就没有那么恐惧了,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防静电手环
据说只要戴在手上就能消除静电,不过效果因人而异啦

文章插图
【如何避免静电?静电是如何产生的?】不管用什么方法,可能都无法百分之百的消除静电,就算消除了静电,也可能无法消除我们对静电的心理恐惧,既然无法消除,那我们就好好感受感受被电的酸爽吧
推荐阅读
- 儿童篮球架怎么挑选 如何正确选购儿童篮球架
- 如何画正五边形步骤
- 如何查询etc明细
- 如何评价小说魔法禁书目录
- 阿拉德之怒固定攻击什么意思 阿拉德之怒固定攻击如何理解
- 如何理解穷家富路
- 如何提升地暖的供热效果
- 如何评价杨毅作为体育评论员的专业素养与解说水准
- 如何发酵豆饼钓鱼
- 如何删除GPT保护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