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斗兽场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古罗马斗兽场的建筑特点是什么】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 。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 。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 。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 。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 。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 。
推荐阅读
- ff14女王古殿怎么招募
- 梅花鹿代表什么寓意
- 古代把化学称为什么
-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名的道士都姓张
- 古代皇家称谓
- 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什么
- 蟒袍是什么人穿的 古代哪些人可以穿蟒袍
- 罗马帝国的一个很强的对手叫什么
- lck远古四大上单
- 古代文化打一三国演义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