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板块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引自 语文名仕荟

安塞腰鼓板块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安塞腰鼓》这样经典的文章更适合 , 采用朗读、品味、赏析、背诵的板块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到的不止是震撼 , 更有一种对生命的的感悟 , 对激情的理解 。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 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 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重点)
2.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 , 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难点)
3.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学会热爱生命 , 热爱生活 。(重点)
教学铺垫
1.刘成章 , 1937年生 , 陕西延安人 。当代诗人、散文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 。主要作品有《黄土情》《纤丽的阳光》 , 其中《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
2.背景 本文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略有改动 。20世纪80年代初 , 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面对祖国的新景象 , 他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是陕北这块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 , 它俨然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的精神象征 , 于是决定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 , 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 。
安塞腰鼓板块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安塞腰鼓 , 那火一样热烈的舞蹈 , 在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 , 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 , 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 , 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 , 磅礴的气势 , 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 , 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源远流长 , 风格独特 , 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 。1996年 , 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
3.骤雨( ) 恬静( ) 亢奋( )晦暗( ) 羁绊( ) 蓦然( )束缚( ) 磅礴( ) 颤栗( )飞溅( ) 冗杂( ) 烧灼( )戛然而止( ) 严峻( )
4.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 , 震动很大 。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
板块一、朗读感知
1. 理通思路 。
打鼓前的寂静 , 为下文蓄势 较慢 沉稳有力
打鼓时舞姿和鼓声 场面响声后生舞姿 较快高昂激越
戛然而止 , 与开头相呼应 , 以静衬动 舒缓语调轻柔
2. 朗读指导
明确:音韵之美
第一部分应满怀期待之情 , 读得沉稳些 , 中速而不乏力量 。第一部分写的是腰鼓表演前的准备 , 腰鼓尚未敲响 , 后生们正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 。
【安塞腰鼓板块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二部分整体要读得激越、昂扬、饱满、迸发、快而有节奏感 , 刚健有力 。
第三部分要读出若有所思的情绪 , 稍慢 , 轻声 。因为这一部分描写的是腰鼓表演突然结束时人们的心理感受 , 大脑仍在回想刚才火烈的表演 , 心灵仍沉浸在表演的激情之中 , 还没有回过神来 , 场面上一片寂静 。
3从文中挑出形容安塞腰鼓的词语或句子 , 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 。
豪放的、雄浑的、火烈的、容不得束缚的、使人叹为观止的、激扬而飞动的、痛快了山河的、蓬勃了想象力的、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凝聚生命力量的、象征黄土高原人元气与神魂的等等 。
安塞腰鼓板块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版块二语言风格
1.交流话题:从句式和修辞角度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短句 , 营造出一种激越的气氛 。铿锵的短句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 简洁地展现了年轻的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 , 没命了” , 强有力地展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奔涌而出、无法遏制的场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愈捶愈烈”等句子 , 无不铿锵激昂 。
2.激昂的排比 。
文中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 加上多是短句 , 使文章的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
文中的排比句在句内、句间、段间 , 不仅交错出现 , 而且一连很多 。例如:“一锤起来就发狠了 , 忘情了 , 没命了!”“狂舞在你的面前……是强健的风姿 。”“使人想起……” , 使文章气势恢宏 , 语气连贯 , 节奏明快 , 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
文中反复与排比结合使用 。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突出了就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 。
板块三佳句赏析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 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开头 , 有何作用?
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 , 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 。“后生”是指年轻的生命 , 如日中天 , 光辉耀眼 , “茂腾腾”的沸腾着的生命 , 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
2.如何理解“一锤起来就发狠了 , 忘情了 , 没命了”这几句?运用排比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运用排比句 , 展示了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安塞腰鼓 , 作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生命和力量的咏叹和礼赞 , 同时也强调了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和感悟 。
3. “容不得束缚 , 容不得羁绊 , 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一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 , 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 , 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 , “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 , 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 , 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 , 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 , 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 , 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 , 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 。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
5.“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当鼓声停止后 , 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 , 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 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
6.“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 在那儿 , 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这样说?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美的风格 , 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
安塞腰鼓板块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板块四 选点背诵
“骤雨一样 , 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 , 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 , 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 , 是强健的风姿”一段 , 气势昂扬;还有层层递进的排比 , 如“它震撼着你 , 烧灼着你 , 威逼着你” , 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 使人透不过气来 。
收束结课 。利用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修辞手法 , 描述一个场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