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我国的度量衡究竟怎么来的?靠手中的资料我无法准确答出 。
但旧时代的度量衡工具 , 我家里都还有 , 有的已经坏了不用了 , 有的还在发挥作用 。让我注意到了 , 应该把许多老物件拍照留念 , 不然完全灭失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
一 , 长度工具: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这就是旧时木匠用的直角"弯尺",度的工具之一 , 还有楠竹做成的直尺"三尺"供木匠 , 石匠等用  , 我家的可能已经坏了找不到了多被现代的塑料尺 , 钢尺皮尺卷尺等等取代 。。"度"就是长度 , 我国旧时代的长度换算:10毫=1厘 , 10厘=1分 , 10分=1寸,10寸=1尺 , 10尺=1丈 , 150丈=1(市)里=现代500米 。2(市)里=现代1公里=1千米 , 3尺=1米 , 3寸=1分米 。
俗语:尺有所短 , 寸有所长 。一蹦三尺高 。清朝名臣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 , 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道);万里长城今犹在 , 不见当年秦始皇" 。刮地三尺 。举头三尺有shen啊ming 。瘦死骆驼比马大 , 船烂还有三寸钉 。
二 , 量 , 容量的工具: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这是升子 , "量"的标准工具之一 。已经坏了不用了 , 被新的铁制"撮瓢"取代了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上边是木制撮瓢 , 整截粗树挖刨制成的 , 也有些坏了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铁制撮瓢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这是竹编箩筐 , 既是容量工具 , 又是重量工具 , 装粮食两箩筐为一担 , 一担标准是100斤 , 即50千克 。容量换算关系:10撮=1勺 , 10勺=1合 , 10合=1升 , 10升=1斗(dou三声) , 10斗=1石(dan四声 , 古书也读shi) 。手上拇指 , 食指和中指等共同捏住的那一点儿容量就叫"一撮" 。有俗语"升载斗量",,"大斗进 , 小斗出" 。"人不可貌相 , 海水不可斗量 。"
三 , 衡的工具:
杆秤 , 称重量(质量)的工具 , 采用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四两(即秤砣)拨千斤"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过去的重量(质量)单位换算关系:10丝=1毫 , 10毫=1厘 , 10厘=1分 , 10分=1钱 , 10钱=1两 , 10两=1(市)斤 , 100(市)斤=1(市)担 。2(市)斤=1公斤=1千克 。2(市)担=1公担=100千克 。另外 , 旧时代 , 1斤=16两 , 所谓"半斤八两" 。俗话缺斤少两 , 缺斤短两 , 斤斤计较 。
四 , 计算工具 , 算盘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这是电子计算工具普及以前 , 中国人最主要的计算工具 。即使今天 , 还有很多人会用算盘 。以前小学时代 , 就要学习考试珠算能力 , 有许多加法的 , 减法的珠算口诀 。甚至还有乘法的 , 除法的珠算口诀 。网上有人说 , 西方人认为算盘是古巴比伦发明的  , 我就直发笑 。
俗语:这个人小算盘打得精 。如意算盘打错了 。吃了秤砣铁了心 。三下五去二 , 本是加法口诀 , 比喻做事干脆利落 。三三见九 , 三七二十一 , 就是珠算乘法口诀 。三一三剩一 , 珠算除法口诀 , 即用三去除十 , 得三剩一 , 旧式打法 , 一位的被除数 , 其商与余数位置相邻 , 故这句讹误传成"三一三十一",指平均分成三份 。讲清朝大臣刘墉的某部电视剧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 , 那秤砣是老百姓 , 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什么是忠 , 什么是奸......"定盘星 , 秤杆上最重要的第一个星即0刻度;在秤盘或秤钩上未放重物时 , 秤锤悬于这一点 , 秤是平衡的 , 故称"定盘星";比喻做事的准则 , 或能主事的人 , 或有准主意 。
“度量衡”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 , 同律度量衡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意思是调协历法 , 划齐度量衡 。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和轻重的统称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关于度量衡究竟起源于何时 , 却诸说各异 。
我国历史上传统的说法是度量衡起源于黄帝时代 。
据《家语·五帝德》记载:“黄帝治五气 , 设五量 。”“五量”是制度、量、衡、亩、里 。这是有关黄帝创始度量衡的最早记载 。对于黄帝始创说及其舜帝时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夏禹治水时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等继承并整顿度量衡的历史 , 也有人持怀疑反对意见 , 如:
否认《吕氏春秋》记载 , 认为黄帝“设五量”的说法不可信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明代音律家朱载培和史学家吴承洛先生持此说法 。他们认为 , 上古历史记载 , 多渺茫托辞 , 孰曾见闻?
认为黄钟做度量衡标准是汉代所定 , 不是黄帝始创的办法 。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中曾明确指出:“至汉世命黄钟为度量衡之根本标准 , 取黍为度量衡之参验校正 , 至使度量衡制度始为初步之完成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认为律生度量衡的说法不可信 。韩伯生先生认为:“黄钟律管既然是一种乐器 , 以这种乐器本身 , 可以找到长度、面积和容积 , 于是就被人穿凿附会 , 不仅说成度量衡起源于黄钟 , 并且还把黄钟说成是我国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原器 。”
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由此看来 , 中国的度量衡是怎么来的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查 , 目前历史并无定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