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封禅为什么只有六位皇帝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封禅为什么只有六位皇帝

文章插图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近2133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但封禅泰山的只有6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还有一位女皇武则天封禅嵩山,加起来也就总共7位帝王搞封禅仪式,封禅率只有1.66%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低的封禅率?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封禅仪式本身的要求极高 。封禅作为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只有在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而古人又认为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应该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上天,才能算是真正的受命于天(当然武则天除外,她封禅嵩山自有其特殊考虑) 。正因为搞封禅门槛高,所以宋朝之前的好多帝王有自知之明,他们知道以自己的政绩,没法和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相比,所以就自动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封禅为什么只有六位皇帝

文章插图
其次,宋真宗擅搞封禅严重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 。如上所述,封禅泰山要求是很高的,政绩一般的帝王一般也不会去凑这个热闹,以免贻笑天下,贻笑后世 。但宋真宗赵恒却与众不同,这位仁兄没有丝毫的谦虚精神,在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接受宠臣王钦若的建议,决定封禅泰山 。但他也知道以他的政绩远远达不到封禅资格,为减少阻力,一方面通过贿赂的的手段摆平宰相王旦(皇帝向大臣行贿,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罕见),同时自欺欺人,伪造天书,把封禅泰山说成是上天的旨意 。舆论造足后,率领百官,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上演了一场彻彻底底的“东封泰山”的闹剧 。经他这么一闹腾,严重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导致后世帝王都羞于与之为伍 。于是,自宋真宗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帝王搞封禅的事了 。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封禅为什么只有六位皇帝】诚然,古代物质条件尤其是交通条件很差,封禅泰山既劳师动众,浪费财力,不仅会遭到言官的责难,又容易激起民怨,同时皇帝本人又会遭受长时间的旅途劳累之苦 。因此,更没有多少帝王愿意去做这件吃力不讨好,却受累遭罪的事 。这也是造成封禅率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封禅为什么只有六位皇帝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