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谢谢关注!
农民进城落户进退两难城镇化的趋势是谁也挡不住的,现如今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提升到了60%以上,但是人口户籍的提升却还远远没有达到 。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亿多,农村仅有5亿多,然而按照户籍人口来看,在2019年农村户籍人口在7.7亿多,人口城镇化仅有40%多 。

文章插图
促进农民进城落户,是当下提高城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然而随着农村建设发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村资产无形中就变得越来越值钱,这也挡住了不少农民进城的脚步 。
很多人担心,自己进城落户了,那么宅基地就要上交,承包地也要回收,万一进城失败,连根都没有了,更没有了退路,导致很多人难以权衡利弊 。
要知道,现在是进城容易进村难,只要有钱,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可以落户,但是要返乡,就等于和农民争利,违反农村落户政策,所以一旦进城落户,就基本上返不了原籍,这也是很多进城农民最为担心 。
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进城以后宅基地就真的回收吗?耕地就必须上交吗?有农民拿出了政策,说是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26条规定,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 。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

文章插图
然而到了现在都是2022年,我国早就没有非农户口与农业户口之分,大家都有居民户口了 。所以,《土地承包法》也早就有了修改 。
为了鼓励农民进城落户,加快城镇化步伐,根据新版《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并强调,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
而且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禁止违背农村村民意愿强制流转宅基地,禁止违法收回农村村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村村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禁止强迫农村村民搬迁退出宅基地 。
也就是说,即便农民进城落户了,那么不论是耕地还是宅基地都是不用上交的 。

文章插图
农民进城,土地、宅基地如何处理?农民进城,势必会耕地与宅基地顾及不到,或者说难以经营,房屋闲置,那么就可以经过三种方式处理 。
第一、有偿退出
根据规定,我国在第二轮土地延包的基础上再加上30年,意味着大部分人可以承包到2057年前后,因此承包期还很长 。在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政策是引导并支持承包方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 。
由于各地方经济水平不同,经营方式不一,补偿、转让标准不一样,目前有地区退出宅基地给出2万不等的价格,也有村民自由转让的,一处宅基地可以卖到5万甚至10万元;有些直接把农房连带宅基地一起转让,甚至能卖到几十万元 。
因而确定不返乡了,那么有偿退出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式 。

文章插图
第二、进行流转
除了退出以外,还可以细水长流,赚取长远的收益,目前有很多村庄进行土地流转,按照季度、年来结算租金 。各地方也都在积极探索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吸引外来资本进行投资改造,农民从中获取收益 。
土地经营权流转尤其是耕地短期流转,已经在全国开展起来,很多村上所有承包地都一起打包流转了出去,农民每年有租金,平时打工赚钱 。而之所以流转,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农种植收益低,甚至赔钱,种一年地不如打工一个月,如何选择,农民算得很明白 。
第三、继续经营
当然,抛开有偿退出和流转以外,还有很多人可以选择继续自己经营,一个家庭三五亩地,十来亩地,其实花费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各地涌现出农业服务公司,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服务,甚至还可以进行粮食收购,因而进城农民可以“远程”种地 。

文章插图
而农村房屋是最后的根,假期返乡、春节回家都是最好的去处,进城是为了活着,返乡是生活,是乡愁,因而现在即便有大量的人进城落户,但是家乡的房子一直坚挺 。
推荐阅读
- 修地铁的农民工干什么活
- 天津市9米自卸挂车能落户吗
- 北京积分落户必看 通州积分落户
- 皮卡改装后盖能进城吗
- 狂野小农民王香妹扮演者是
- 特色农产品价格高昂,农民为啥还赚不到钱呢
- 北京买房能落户吗 北京限制毕业生落户
- 上海违规落户怎么处理
- 请问欠农民工不给怎么办
- 农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