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时辰】 中国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名词和古人用于划分时间的方法 。中国十二时辰常见的称呼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同时每个时辰根据自身的特色和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 , 都有着独特别称 。
中国十二时辰

文章插图
十二时辰相当于现今的24小时 , 每个时辰为2个小时 , 据记载 , 在西周时期就已开始使用十二时辰制 , 从唐朝开始 , 十二时辰以子时为中点 , 即现今的24点作为一天的开始 。
汉朝时期 , 十二时辰的命名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
推荐阅读
- 中国的国粹有哪四个
- 中国四大瓷都
- 毒品危害用十二个字形容
- 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近30年是哪个年代
- 中国的煤炭需要进口吗
- 七十二岁是什么寿
- 硫酸铝钾可以食用吗
- 野生骆驼群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 巴黎早上6点中国几点
- 中国最缺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