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 , 时间过得飞快 , 不知不觉就悄悄溜走 , 近代百年科技爆炸式的增长 , 也让人们对未来有了无限的期待 , 我们常常幻想 , 数十年后是什么模样呢?
早在1962年 , 意大利的杂志就曾经出过一期“60年后生活”图画 , 用来描述2022年的生活状态 , 如今这个日子即将来临 , 人们是否达到条件了呢?如下图所示:
在绘画作者的想象里面 , 人们已经发明了只限于一人使用的汽车 , 用来代替步行 , 网友直呼:神了 , 因为从如今来看 , 人类的科技倒是能够发明作者想象的玩意儿 , 例如平衡车 , 甚至连方向盘都不需要 , 然而作者的这种猜想多少有些不符合动力学 , 如果一个急刹突然发生 , 高峰期很有可能会多米诺骨牌一般的倒下一大片...
实际上 , 意大利人对于未来的猜想 , 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了 ,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20世纪初期其他人对百年之后生活的想象 。
1900年 , 法国艺术家维勒玛德发布的“2000年世界”明信片 , 此时距离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还有两年 , 然而维勒玛德就已经开始想象 , 带有翅膀和螺旋桨的飞行器能够成为人们又一大交通工具 , 让平民也能够自由驾驶 。
1908年 , 气象学家阿列乌尼斯(Svante Arrhenius)悲观地预计 , 因为人类对化学能源的肆意使用 , 百年过后 , 地球的温度就会提高8摄氏度左右 , 为此他认为在石油煤矿等物资开发之后 , 人们将会发明利用太阳光转换能源的设备 , 虽然太阳能如今早已出现 , 但是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时间 。
1923年 , 科幻小说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进一步提出想象 , 他认为将来会有一种名为直升机汽车(Helicopter Automobile)的设计 , 占据的空间不会比一辆7座的汽车大 , 而且能够随起随落 , 斯巴克的话一语成谶 , 到了1939年 ,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直升机很快就发明 。
1928年《大众机械》杂志认为 , 未来的人类世界 , 地下资源将会给予人类更多的开发空间 , 此时道路交通不再拥堵 , 在地下城市当中 , 第一层是步行街道 , 二三层则是汽车马路 。
1937年 , 美国作家房龙 , 在《地球的故事》中提到 , 百年之后 , 人们就已经能够登陆月球 , “当宇航员在飞船上透过玻璃窗看地球时 , 荷兰的围海大堤和中国长城成为了唯一能够看到的建筑 。 ”随着此书不断被翻译出版 , 也正式成为了“太空能看见长城”谣言的起源 。
这些预测 , 或多或少都囊括了如今现代设计的方向 , 但是最厉害的预言要属于美国作家约翰·艾尔弗里斯·沃特金 , 1900年 , 他在《女士家庭杂志》发表了《未来一百年可能发生什么》的文章 , 幻想100年之后的世界 。
首先是数码彩色摄影:“照片可以通过电报在任何地点传送 , 如果亚洲发生一场事故 , 那么美国报纸在一小时之后就能印刷出来” 。 此时亚洲一张照片 , 抵达美国还要一个礼拜的时间 。
人均身高的增长 , 沃特金预言 , 由于营养增加 , 美国人平均身高会上涨一到两英寸 , 根据统计 , 美国人从1900年的170cm身高 , 上涨到了如今的1.75米 , 平均增加了3英寸 。
无线电话(手机)的发明 , 此时电话的使用依然有着重重限制 , 而且受到了线路的控制 , 但是沃金斯却认为 , 将来的无线电话和电报电路会遍布全球 , 届时美国和中国通电话将会像纽约以及布鲁克林一样方便 。
沃特金最神奇的莫过于对电视预测:“世界各地的人或者事情会被相机拍下来 , 通过电线传到另外一边的大屏幕上 。 ”当时间来到了1937年9月30日 , 英国广播公司在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慕尼黑谈判回来的现场展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新闻直播 。
【1962年,一本意大利杂志描述2022年的生活状态,网友直呼:神了】对于未来的百年 , 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推荐阅读
- 白族|地球上重力失常的地方,水往天上流,车往山顶溜
- 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 朝鲜族鹤舞也太美了!
- 贵州|贵州有一小县城,既有会“下蛋”的山崖,还有200多年的古村寨
- 罗素:五个方法,教会我们如何避免愚蠢
- 跨年|观冰瀑,赏冰挂!来双龙湾开启“冰雪奇缘”仙境模式
- 缅军副总司令梭温副大将出席缅军护理和医学助理学院毕业典礼
- 「2022年中国元宇宙产业生态图谱」重磅发布,六大领域超200家企业入选
- 黔东南|诗情画意的神仙居,登上山顶云朵触手可及,给人一种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