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非现场监管手段精准发现线索 , 环境违法无处遁形(引题)
一批生态环境优化执法方式典型案例公布(主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周怿)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 , 近日 , 多地生态环境部门不断优化执法方式 , 利用自动监控、无人机、热点网格等多种非现场监管手段 , 精准发现违法线索 , 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严格执法 。 日前 , 生态环境部公布一批优化执法方式领域的典型案例 。
其中包括浙江省台州市利用多种非现场方式查处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 。 2022年2月23日 ,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执法人员通过自动监控数据平台巡检、大数据分析研判 , 发现温岭大江金属表面处理厂废水自动监控pH值出现大幅异常波动 。 执法人员等抵达现场后 , 无人机组对厂区进行高空侦查 , 一方面准确定位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位置 , 另一方面利用热成像功能扫描厂房顶部废气排放和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
现场检查发现 , 该处理厂废水排放口pH自动分析仪被人为拔出放在边上装满清水的塑料瓢内 , 废水处理设施末端沉淀池内有一根自来水管对废水进行稀释 , 加药桶未在加药 。
【一批生态环境优化执法方式典型案例公布】经环境监测人员现场监测 , 沉淀池、排放口处pH值均超标 , 而塑料瓢内清水的pH值为达标 , 该行为涉嫌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 。 同时发现 , 废气处理设施第一级喷淋塔配套的水箱已干 , 未在喷淋 , 第二级喷淋塔正常运行 , 该行为涉嫌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该案综合利用“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研判+无人机热成像”等多种科技手段 , 通过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研判事前有效确定目标;利用无人机时效性强、机动性高、巡查范围广、灵敏度高、不受地形和空间等制约的优点 , 现场快速发现问题 , 大大提升了问题发现能力 , 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
推荐阅读
- 交通事故太突然,肇事车直撞受害人 责任划分太主观,受害方无端多担责
- 刘鑫无罪,败诉只是人生无常,不想认也认了吧
- 女子给邻居免费赠药后被辱骂,证明某些人不值得帮助
- 广东佛山:顺德大良一命案凶犯终被核准死刑,入室抢劫致1死2重伤
- 死因成谜!61岁男子“蹊跷”撞铁杆身亡:家属索赔20万误工费!
- 胡鑫宇失踪案再现关键线索!有人带棉被进入宿舍,疑似还有血迹
- 施伦克被架空,麦克米兰请辞,老鹰筹划大行动,亿元先生被清理
- 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小区业主家中被盗,物业有责任吗
- 因使用空调发生口角,餐馆服务员连刺同事数十刀,法院:犯故意杀人罪,判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