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缅怀伟人 。
作者:崔 隽
编辑:付玉梅
今天是毛主席诞辰129周年纪念日 。
不曾忘 , 那个少年瘦瘦高高的 , 头发有些蓬乱 , 走路很快 , 讲话语调却有些缓慢 , 带着明显的重音 。
他的眼睛很有神采 , 但肤色比其他同学黑 , 手掌也更粗糙 。 一身青大布的短褂和裤子 , 与那些穿学生装的、穿马褂系丝腰带的孩子相比 , 他不阔气也不时髦 , 但十分显眼 。
这是17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韶山 。 他目光如炬 , 开始打量外面的世界 。
从此 , 一个湖南农家孩子开始了他的冒险和探索 。 在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 , 为了寻找人生之路和救国之道 , 他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造了一段至今闪光的峥嵘岁月 。
有胆识的19世纪“90后”
13岁的毛泽东冲向门外的池塘 , 没有一点迟疑 。 他准备跳下去 , 以此威胁正在追打他的人 。
追在后面的是父亲毛贻昌 。 当兵的经历造就他强悍的性格 , 对儿子总是严苛 。
毛家的“父子战争”常常爆发 。 最激烈的就是这一次 。 毛贻昌当着客人的面责备毛泽东懒惰不孝 。 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 , 毛泽东离开池塘 , 只屈一膝磕头赔礼 , 但要求父亲不再打他 。 “内战”平息下来 。
由此 , 他得出了一个直观的道理:如果温顺示弱 , 会遭受更多的打骂 , 只有坚决反抗 , 才能达成目标 。
在17岁离家之前 , 韶山就是毛泽东的全世界 。
他是普通的农家少年石三伢子(毛泽东小名) , 但又有些特别——“性格倔强 , 从小就有斗争性和反叛精神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翔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
他的阅读世界属于那些英雄好汉——来自《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小说 。 在学校 , 老师不让读 , 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 , 父亲不让读 , 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 , 使外面看不见灯光 。
《水浒传》里聚集在梁山造反的人物 , 是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 。 没多久 , 历史就从书页中跳了出来 , 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
1910年4月 , 长沙发生饥民暴动 。 清政府派兵镇压 , 将暴动者的头颅悬挂示众 。 毛泽东听说后为这些老百姓痛心 。 “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 ”多年后 , 他向斯诺回忆这件事时 , 眼睛湿润 。 斯诺评价他是个“感情深邃”的人 。
·1910年长沙饥荒 。
“毛泽东成长的年代 , 刚好赶上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 , 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重 。 整个湖南 ,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 官逼民反的事件经常发生 。 就像一个火药桶 , 随时可能引爆 。 ”王翔说 。
毛泽东拿到过一本关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的小册子 。 开篇第一句话带给他冲击:“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毛泽东看过的册子 。
不能守着老样子不变了 。 他想 , 应该去外面看看了 。
到了湘乡东山 , 毛泽东因为外地人身份被人看不起 , “精神一度十分痛苦” 。 但他在这里的收获不小 。
湖南是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 , 他由此接触了大量维新改良学说 。 他尤其崇拜梁启超 。 梁启超号任公 , 毛泽东特意为自己起了笔名“子任” 。
1911年春天 , 毛泽东挑着铺盖和书箱 , 坐轮船到了更大的长沙 , 被湘乡驻省中学录取 。 辛亥革命的前夜 , 革命党人十分活跃 。 毛泽东第一次看到革命派的《民立报》 , 接触到了革命言论 。
得知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后 , 他兴奋地在学校墙壁上贴了一篇文章 , 支持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
在学校 , 他带头发起剪辫子的活动 。 他剪完后 , 原本约定一起剪的几位同学却反悔了 。 他行事中带着些少年意气 , 决定和朋友采取暗中袭击的方式 , “有十个人做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者’” 。
武昌起义后 , 在革命激情的感染下 , 毛泽东报名参加了湖南新军 , 但只有半年 。 随着清王朝覆灭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毛泽东觉得参军已无太大意义 , 决定“回到我的书本子上去” 。
推荐阅读
- 男子为获手机销售代理资格被骗120余万元
- 从广州回湖南老家,打开老屋大门,我做出让老婆孩子不理解的决定
-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正式退役,现在火星表面只有三艘火星探测器了
- 武当山|200元畅玩鄂湘赣三省景区?共有300个景区,武功山武当山也在其中
- 热火报价大帝恩比德,安东尼有望重返NBA赛场
- 戈登的交易取得了进展!火箭队预计会主动加速吗?交易回报二选一,斯通不肯妥协
- 核聚变技术的实现,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科学家:革命性的变化
- 湖南岳阳,女子实名举报放贷者涉黑恶犯罪,非法高利放贷、暴力催收!
- 湖南一女子实名举报:620万借款,膨胀为3200万,更多细节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