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会对宇航员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表示心疼


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会对宇航员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表示心疼


文章图片


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会对宇航员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表示心疼


文章图片


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会对宇航员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表示心疼


文章图片


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会对宇航员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表示心疼


文章图片


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会对宇航员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表示心疼


文章图片


就在前不久 ,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乘组完成了交接任务 , 同时也意味着神舟十四号的航天任务圆满完成 。
神舟十四号在轨六个月 , 属于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二次飞行任务 , 这次任务首次实现了两个20吨级航天器的在轨交接 , 第一次完成了空间站舱段转位 , 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测试、气闸舱出舱相关功能测试等工作 。

原先我国航天员主要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 , 而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 , 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 并且开展了24项医学实验 , 例如人类在失重环境下的变化数据等 , 为将来航天员提供了珍贵的实验数据 , 方便后来者在进入中国空间站之前 , 能提前及时有效做出相关调整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优秀的完成了航天任务 , 并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 那么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 , 对宇航员的身体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在距离地面约393公里的空间站 , 这里的环境具备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特性 , 跟地球环境存在很大差异 ,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生活后 , 详细身体变化有以下几点:

1.身高比原先更“高”在母胎中的宝宝在诞生骨骼后 , 就会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 出生后由于站立需求 , 腿部骨骼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大 , 所以在重力影响下 , 人体骨骼一直承受着外界的压力 , 我们如今之所以没有感觉 , 是因为人体已经适应了地球的重力环境 。
可如果人类突然脱离地球重力 , 进入到微重力的太空环境中 , 人体骨骼就会“放松”状态 , 特别是脊柱 , 将不再有那么强的挤压感 , 椎间盘和脊椎周围的肌腱和韧带自然也处于松弛状态 , 随着在太空时间越来越久 , 宇航员的身高就会随之增加 。

一般在太空中停留六个月 , 宇航员的身高会比原先增加3%左右 , 也就说一名170cm的宇航员 , 在执行完180天任务重返地球后 , 他的身高可能是175.1cm 。
不要以为这是好事 , 在宇航员回到地球后 , 他们的骨骼将再次受到地球重力“压迫” , “放松”的骨骼为了适应地球环境 , 必须恢复到没去太空之前的状态 , 整个过程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 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才能逐步缓解 。

2.肌肉组织退化 , 骨骼部分流失在重力缓解下 , 人体肌肉处于拉伸状态 , 但是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 , 肌肉组织会进入松弛状态 , 即便航天员处于站立状态 , 他们的腿部肌肉也不会变得跟地球上一样强壮有力 , 跟“需求供应”关键差不多 。
地球上的人类为了对抗重力 , 肌肉会变得坚韧 , 但在太空中 , 很多部位的肌肉都会逐渐变得松弛 , 在得不到有效使用的情况下 , 这些肌肉自然免不了开始出现萎缩 。

从以往多国航天员提供的数据来看 , 人体在太空环境下停留5~11天 , 肌肉萎缩程度就要高达20% , 萎缩速度令人担忧 , 毕竟很多航天员要在太空停留180天 , 所以为了让肌肉保持活力 , 不至于这么快萎缩 , 宇航员需要经常在舱内锻炼四头肌、二头肌、三头肌、胸肌等主动肌 。
在肌肉的收缩扩张下 , 骨骼也会在肌肉刺激作用下生长 , 因为一旦骨骼承受不住人体的重力 , 将会面临骨折危险 , 所以骨骼也需要时刻保持一定强度来对抗地球重力 。
还是老问题 , 肌肉在太空微重力情况下变得松弛 , 它们刺激骨骼的强度明显降低 , 骨骼也不需要对抗地球重力 , 所以呈现出“半罢工”状态 。
根据科学数据分析 , 宇航员在空间站内每个月都会流失1.5%骨骼组织 , 约等于老年人在地球上流失一年骨骼组织的速度 , 主要流失部位是盆骨和下脊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