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叶斑病用什么药

草莓叶斑病用什么药每天采摘时间以露水干后至炎热到来之前为宜 。草莓是市场上常见的水果 , 经济效益比非常好 , 也是大家喜欢吃的水果 。

早春和开花瑚 , 草每需要衣分直小低于土壤持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求多 , 达80%以上 , 采收之后 , 抽出匍匐茎和发新不定根 , 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 , 秋季是植株积累营养和花芽形成期 , 土壤水分也不得低于60% , 草莓不耐涝 , 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 , 注意田间雨季排水 。温度宜控制在20~28℃ 。 要适时放风以降温降湿 。 采用无滴薄膜 , 能防止水滴的影响 。 滴灌能有效地降低保护地内的空气湿度 。 花期只要地表不干 , 一般不需灌水 。 疏花疏果疏除易出现雌性不稔的高级次花 , 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 , 且有利于集中养分 , 提高单果重及果实品质 。

草莓种子繁殖的生产效率低 , 一般不采用 , 若家庭盆栽式生长可尝试 。


草莓叶斑病用什么药一般在开花后即可进行 , 以留下1级、2级、3级花为主 , 先疏去4级、5级花蕾、黑花(受冻花)及畸形严重的果 。

肥水管理 。 由于四季草莓可在一年中连续开花结果 , 在整个生长季节需要营养较多 。 因此生长季节需要多次地下追肥和叶面喷肥 , 特别是栽植前基肥投入不足的草莓园 , 抓好追肥工作更有必要 。 地下追肥一般每年4-6次 , 每次每亩施5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或多元复合肥 , 施时把肥均匀撒施在草莓畦内 , 追肥后及时浇水 , 切忌把肥料撒在草莓心内 , 以免烧伤幼叶 。

草莓分株繁殖又称老株繁殖 。这种繁殖方法适用于需要更新换地的草莓苗圃 , 或者不易发生匍匐茎的草莓品种 。其方法是利用母株上产生的新茎分枝进行繁殖 。草莓新茎在生长期里 , 除了抽生大量的匍匐茎外 , 还能发生数个新茎分枝 , 其基部能发生不定根 , 在果实采收后 , 当其长出3--5片复叶 , 并有较多须根时 , 把母株上的新茎分枝连同根系一起掰下 , 即可得到一株完整的子苗 。

草莓叶斑病用什么药防治措施:发病初期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喷雾 , 10天后再喷一次 , 也可每亩用1%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75公斤进行喷雾 。采用滴灌技术 。 滴灌技术主要应用于草莓中后期控水 。 用传统的沟灌方法易导致田间湿度大 , 采用滴灌技术可节约用水 , 确保无污染 。 放峰及疏花疏果 。 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和在每个大棚放置一箱蜜蜂的方法 。 能提高授粉率、着果率和增加产量 。 一般健壮植株顶花序保留8~10个果 , 侧花序保留5~7个果 , 疏掉多余弱势花蕾 。


匍匐茎繁殖是草莓生产上常用的方法 。从匍匐茎上生出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后称匍匐茎苗 , 属无性繁殖 , 其繁殖方法有四大优点 。

根据果实用途选择品种 露地生产的草莓果实可以用于鲜食 , 也可以用于加工 。 如果主要用于鲜食 , 应首先口味较好、含糖量高、香味浓的日本草莓品种 。 如果果实主要用于加工 , 则应选择产量较高、果实成熟期集中、汁液丰富、酸甜适度和颜色较深的欧美草莓品种 。


【草莓叶斑病用什么药】繁殖系数高 , 一个母株可以产生150~290株匍匐茎苗 , 其中有根苗占50%~80% , 每公顷草莓一年能生产优质匍匐茎苗225000~375000株 。


也可把追施的肥料配成母液 , 随浇水冲施 。 叶面喷肥每20天左右喷1次 , 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 浓度为0.2-0.3% 。 每次追肥后应及时浇水 , 干旱年份生长季节多浇几次水 , 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

草莓叶斑病用什么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