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必要,1年内可以再打一个100吨级空间站上天组装


如果有必要,1年内可以再打一个100吨级空间站上天组装


文章图片


如果有必要,1年内可以再打一个100吨级空间站上天组装


文章图片


如果有必要,1年内可以再打一个100吨级空间站上天组装



一个大约100吨级的新型空间站 , 前前后后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就在轨组装完成;其中总重接近50吨级的2大试验舱 , 其发射与组装成功的间隔仅仅几个月 , 甚至还有专门运送补给物的货运舱段 , 从发射到对接只需要不到2个小时 。 这些堪称世界纪录的做法 , 都足够让全球关心此事的人士感到震惊加不可思议 。 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这里还要强调:100吨级全新载人空间站的连续成功 , 其实还隐蔽了另外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超能力” , 这就是如果有必要 , 还可以在今后的1年内 , 再发射一个近乎一模一样的 , 也是100吨级的新空间站升空并且快速组装完毕 。 一个发展中国家 , 以一己之力、单一国别 , 快速发射并且组装一个百吨级的空间站已经让全球认为不可理解 。 如果再快速发射 ,

一个完全相同的空间站上天 , 单一国家同时有2大空间站飘在天上 , 恐怕全球所有航天专家与爱好者们都会惊掉下巴 。 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能力 。 只需要看有没有这个必要而已 。 之所以如此 , 在于长耳朵家所有自成系统的航天项目 , 对单一航天器来说 , 都提前准备了双备份 。 比如嫦娥2号月球探测器 , 其实就是嫦娥1号的一模一样的备份;而最终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4号 , 也是嫦娥3号的备份 。 只不过探月项目超乎寻常的顺利 , 所有3个软着陆器都是一次性成功 , 所以就把原本的3次任务扩展成了5次;提前实现了绕落回的全部既定目标 。 就算是成功月面取样返回的嫦娥5号 , 也有自己完全一样的备份存在 。 于是未来还可以多一次取样返回 , 当然今后考虑的是如何到月球的 ,

南极区域取样后返回 , 如果能直接找到地球之外的水源 , 那么将是影响人类今后上万年的超级大事件 。 同样道理 , 作为天合核心舱 , 梦天与问天试验舱 , 他们也都拥有各自的标准备份 。 如果把这些备份再全部发射上去 , 就是第二个全新的百吨级空间站 。 当然最终是不是要这样发射 , 这是需要综合考量的 。 第一个方案就是发射第二个近乎相同的空间站 。 目前看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 两个相同的空间站会增大长期维护费用 , 而且两者基本相同 , 很难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 。 第二个方案 , 就是在现有空间站的基础上增加立体关节舱 , 这样就可以把3大备份与现有的空间站继续深度搭积木 。 这样做的好处 , 是让空间站的有人可进入区域增大的200吨级以上 , 在有效容积上超过现有的国际空间站 。

目前的国际空间站虽然号称总体接近500吨级 , 但是无人进入的桁架连接设备与太阳翼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 真正允许有人活动的总体积并不是特别大 。 而且不同国别的舱段还是相互提防 , 不允许随便“串门” 。 因此国际空间站的内部实际活动空间 , 并不比现有的百吨级空间站大太多 。 如果最终把3大备份再次发射上去 , 全面扩大在轨的试验与生活区域的规模 , 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提前做准备 。 不过是否如此操作 , 也暂时不确定 。 而且现有的天合舱与问天舱已经具备控制全空间站的双核心系统 。 如果再发射3大备份 , 就成了一个空间站组合体有4套核心控制系统 , 这完全就是浪费 。 而未来更有可能的 , 是全新的第3方案 , 也就是把这3大备份 , 作为未来10年内 , 必然发射的月球轨道站的 ,

【如果有必要,1年内可以再打一个100吨级空间站上天组装】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作为主核心舱 , 那么作为次要的控制舱与试验生活舱还是完全合格的 。 毕竟现有舱段 , 对近月轨道环境也有95%以上的长期适应性 , 只需要稍作改进即可 。 这样等于只花一份钱 , 就能同时办成至少2件大事 , 全球真的找不到第二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