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什么利和弊 三峡大坝的利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什么利和弊?1、防洪
上游筑坝拦水可以调节水流量降低洪水对中下游的影响水利工程设施例如大堤还可以防止潮沙和河水对对岸的冲刷保持水土对低洼城市具有防洪作用防止:洪水对农业的伤害 。
2、用水
解决地方用水合理分配水利资源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也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
3、航运
大坝蓄水后使上游河道变宽变深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减少了季节对航运的影响 。
4、供电
水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清吉能源减少燃油燃煤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如三峡水电站有力的解决了中国南方的能源危机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
5、旅游
旅游增加周边地区的空(湿度改善周围植被的生长促进旅游业 。
6、灌溉
如都江堰担负着四川盆地农田的灌溉、成都市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 。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
【弊】
1、对鱼类的影响
修库筑坝会改变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 。其中一些大坝的建设更是切断了其洄游通道使得一些鱼类无法产卵而数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种群繁殖 。
2、泥沙问题
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会导致了部分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逐渐沉淀造成水库淤积对泄水建筑物腐蚀进一步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问题上壤肥力下降造成大面积土壤的久生盐碱化和沼泽化 。
引发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多建在断裂带和地质灾变区上的水库水体聚集导致地壳结构变化,可能成为诱发地震的条件如现在三峡工程的最大弊端,齐岳山东北断裂并很可能引发地震 。
三峡大坝使用“寿命”是多久?如果到期拆除会产生哪些影响?三峡大坝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令人瞩目和宏伟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发电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从酝酿建造到正式开工反复论证了好几十年当时在建设时也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和质疑主要集中在大规模蓄水对淹没区的影响、对长江局部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寿命到期后所带来的潜在威胁 。
从1994年开工建设到2009年全面建成投运再到现在发挥出一系列功能和效益无不体现出当时我国的抉择是何等的英明和果断其正面作用要远远高出之前预测的负面作用当时所花费的巨量资金、淹没的乡镇和搬迁的居民、破坏的文物古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战略意义面前付出的代价和牺牲是值得的 。
以三峡大坝为主体的三峡水电站是集发电、防洪、航运、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水利设施 。如果从经济效益看自然是发电功能它一共有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突破了2240万千瓦年发电量逾1000亿千瓦时对于缓解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拓展西电东输渠道和提高输电效率、优化我国能源结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即便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如此巨大在设计和建造时也没有把发电作为它的首要功能而是将防洪作为其最关键的“职能” 。由于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处在我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交界区域每年受季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几乎每年的夏季都会迎来流域整体的汛期较长时间、较大区域的强降水长江干支流的径流量明显上涨这就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洪水隐患在三峡大坝没有建成以前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几乎每年都会有部分地区受到强烈洪水的侵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
三峡大坝的坝体高度185米蓄水高程达到175米在大坝的阻挡之下三峡水库可以从145米的正常安全水位之上多出220亿立方米的蓄洪量按照这个蓄洪规模可以使下游江汉平原、洞庭湖、荆江两岸拥有至少承受千年一遇洪水的能力同时也使这些区域在遇到百年一遇洪水情况下不必再频繁开启泄洪区并且一旦在超大洪水发生时可以与其他水利设施一起共同提升防洪措施的针对性和灵活度从而为人们有效应对、群众转移等提供更为充足的准备时间 。
生命体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会有一个寿命期限作为三峡大坝这个水利工程来说同样如此 。之前美国和其他一些国方国家对建成后的三峡大坝寿命长度并不看好认为能到50年就不错了同时还公布了通过遥感卫星监测到的大坝变形图像 。实际上这些图像的形成并非是由于三峡大坝真的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美国监测卫星技术落后所致这个“乌龙”着实让美国颜面尽失 。
那么我国的三峡大坝寿命到底能达到多长时间呢?其实影响一个人工构筑物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具体到三峡大坝所涉及的自然因素无外乎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地质条件另一个是水流因素 。
其中地质条件也就是该区域的地质活跃程度对基岩的影响从地质活跃程度看三峡大坝所在区域在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大型的地震因为它不在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和断裂带上而且在大坝设计时将其抗震强度提高到7级超过了历史最大地震(6级)的抗震要求 。从基岩的性质来看大坝的坝体是建造在花岗岩的基底之上花岗岩比其他类型的岩石在致密性、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方面都要出色很多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能满足坝体的稳定性要求 。
从水流因素看三峡大坝在建造时采用的设计标准是能够防得住长江千年一遇大洪水的起码要求然后又将大坝的防洪校核标准提高到超过万年一遇大洪水的水平 。这两个标准所对应的最大水流量分别为每秒9.8万立方米和11.3万立方米而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只在1万立方米/秒左右而汛期的最大水流量也基本上过不了8万立方米每秒百年一遇的标准其实都很难达到所以水流的冲击对于三峡大坝来说也不成问题 。
从人为方面来看如果排除人类直接对大坝坝体的破坏建造时所采用的原材料特别是水泥质量则是人为对大坝质量寿命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据公开的信息显示大坝在建造时在原有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又主动提高了水泥和混凝土的标号同时建筑施工、监理、管理机构等各方严格把关确保了工程的高质量使用寿命达到500年以上绝对不成问题 。
但是任何人工建筑肯定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三峡大坝也不可能永久地存在在历史长河滚滚向前行进的过程中人类也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措施来避免和减少拆除大坝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比如随着大坝“服役”年限的增加肯定会采取局部修缮加固的方式来尽可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此后肯定也会制定大坝部分结构和设施分阶段“退役”的方案循序渐进地有序退出在此过程中势必还会根据长江河道、水流等特点在其他区域再择机谋划、酝酿和实施新的大型水利工程以此来代替三峡大坝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作用不会对长江整个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冲击 。
三峡大坝值得去吗?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三峡大坝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三峡大坝不仅是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还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景区 。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拥有坛子岭园区、185园区及截流纪念园等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 。
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
建三峡大坝最早是孙中山提出来的可一直未能修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还亲自进行了考察经过长达75年的考察论证1992年4月经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定修建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经过14年当时耗资2000多亿修建而成的伟大工程它集防洪、发电、航运为一体 。游览三峡大坝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感受到当年建设大坝时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一流技术解决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什么利和弊 三峡大坝的利弊】游览三峡大坝往长游不远还有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出生地———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秭归县是坝上库首第一县屈原祠建祠已有1200年几经搬迁现在就座落在秭归县县城与三峡大坝遥遥相望 。我就住在秭归县县城每天都能看到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 。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三峡大坝风景区现为全国人民免费开放欢迎你和所有的朋友到三峡大坝来游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