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容易“地动”?“阳伏不出,大地必动”,到底是啥意思?


什么时候容易“地动”?“阳伏不出,大地必动”,到底是啥意思?


文章图片


什么时候容易“地动”?“阳伏不出,大地必动”,到底是啥意思?


文章图片


什么时候容易“地动”?“阳伏不出,大地必动”,到底是啥意思?


文章图片


什么时候容易“地动”?“阳伏不出,大地必动”,到底是啥意思?


文章图片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中 , 产生了很多信仰 , 而这些信仰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屈服 。 在无可奈何之下 , 只能寄托于上天或者祖先 ,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古老的节日 。 即便是如今 , 在“地动”面前 , 人类依然无计可施 。 那么大地为什么会动?什么时候容易动?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来看看古人的经验是怎么说的?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 从而形成了一年四季 , 春夏秋冬 。 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 , 这就导致了所有的天体距离地球的位置时远时近 ,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其中太阳和月亮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 。
正因为太阳在四季中的位置和角度不同 , 才形成了春暖夏热 , 秋凉冬寒的季节交替 。 而季节的交替 , 就是五行的交替 , 五行的交替也就是“气”的变化规律 。 一年有十二个节 , 十二个气 , 就组成了二十四个节气 , 分布于四季之中 。

在一年之中 , 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五行之和都是相等的 , 彼此之间为此消彼长的关系 。 一种力量的增强 , 必然导致另一种力量的减弱和消耗 。 立春之后 , 木气显现 , 水气隐藏 , 随着木气的增长 , 隐藏中的水气也在不断减弱 , 这个过程就是冬水生春木 。
等到隐藏中的水气耗尽之时 , 木气也就不再增长了 , 并且开始隐藏 , 此时就到了辰月 。 所以辰为水库 , 是水气彻底结束之地 。 随着木气的隐藏 , 火气又开始显现了 , 也就是火气上升 , 木气隐藏 , 一升一降 。 到了立夏节气 , 木气彻底隐藏 , 火气完全显现 。
如果把一年比作一个圆圈 , 在这个圆圈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 , 力量的总和都是一样的 , 无非是木增水减 , 火增木减 , 或者水增金减等 。 简单来说就是阳多阴少 , 或者阴多阳少 , 但无论多少 , 其力量之和都是相等的 , 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太极图 。

阳和阴的增长规律
阳气的增长为不断扩大和发散 , 而阴气的增长为不断收敛和下沉 。 比如冬至一阳生 , 此时初生的阳气处于隐藏状态 , 也就是在地底下 。 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 , 过了冬至之后 , 太阳开始逐渐北返 , 地底下的阳气逐渐往地面上升 , 但是这个上升的过程是隐藏的 。
到了立春节气之后 , 阳气才冲出了地面 , 此时就为少阳 , 阳气已经显现出来了 。 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催动下才发生的 , 立春之前 , 阳气处于隐藏的上升过程 , 也是万物积蓄力量的过程 , 等到春季阳气显现之后 , 植物就抽出了新芽 。
所以新芽并不是突然间出现的 , 而是在冬至之后 , 隐藏中的阳气上升的过程中 , 不断积累的结果 。 等到隐藏中的阳气积累到一定程度 , 就将植物的新芽顶出来了 , 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 。

也就是说阳气从隐藏中冲出了地面 , 植物的新芽也就显现出来了 , 但是显现之前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 如果没有之前力量的积累 , 也就不会突然发芽 。 当然河面解冻 , 大地变暖 , 都是在这种隐藏的力量上升的过程中 , 逐渐显现出来的 。
这种力量就是气的变化 , 也就是五行的变化 , 是古文化的核心内容 。 比如冬至是阴气最强的时候 , 而阴气的增长是不断收敛和下沉 , 此时地面是寒冷的 。 如果往地下挖 , 挖到一定深度之后 , 地底下的土壤就是温暖的 , 而这个深度就是阴气下沉的极点 。
冬至之后 , 地底下温暖的土层深度会逐渐升高 。 比如冬至要往下挖两米才会温暖 , 到了春季 , 只需要往下挖半米 , 就已经温暖了 。 到了夏季 , 表面的土壤也已经温暖了 。 这个热气上升的过程 , 就是阳气上升的过程 , 同样阴气的下沉也是一样 。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 。

那么“阳气”在没有冲出地面之前 , 就处于隐藏状态 。 刚刚冲出地面 , 就为少阳 , 等阳气升至最强时 , 就为老阳 。 之后在阴气收敛的力量之下 , 阳气开始被阴气压迫着下沉 , 最终被压到了地面之下 , 冬至时 , 阳气就被压到了地面之下最深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