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冬至之后 , 一阳初生 , 也就是地面之下隐藏的阳气开始上升了 , 这时候的表象就为“震” , 也就是“坤”下面变为阳了 。 这股力量会不断往地面上升 , 在冲出地面的那一刻 , 就变成了雷 , 此时就到了惊蛰节气 , 以雷声惊醒万物 。
假如这种力量被阴气压制而无法冲出地面 , 就会在地底下不断增强 , 结果就会“爆炸” 。 就像人们吹气球一样 , 当气球撑不起里面的气压之时 , 就会“爆炸” 。 这种爆炸反映在阳气的上升之时 , 就会导致“地动” 。 但是引发爆炸的力量有很多 , 比如天体的力量 , 月亮的“强引力”等 。
所以在古人看来 , 地动其实就是隐藏中的力量被束缚 , 增强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 。 古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阴阳交错 。 比如《史记》中记载:“夫天地之气 , 不失其序;若过其序 , 民乱之也 。 阳伏而不能出 , 阴迫而不能蒸 , 于是有地震 。 今三川实震 , 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 。
也就是阳气被阴气压制在地下 , 其力量不断堆积而增强 , 就像吹气球一样 , 最终阳气爆炸的那一瞬间 , 大地就动了 。 所以说:阳伏不出 , 大地必动 。
【什么时候容易“地动”?“阳伏不出,大地必动”,到底是啥意思?】什么时候容易地动?
由上可知 , 隐藏中的阳气不能冲出地面 , 就容易导致地动 。 那么立春节气就是阳气刚刚显现之时 。 惊蛰节气时 , 阳气已经冲出了地面 , 所以惊蛰的本意就是以雷声而惊醒万物 , 也就是开始打雷了 。
如果惊蛰之后 , 阳气还没有冲出地面 , 就会在地下堆积而增强 , 就容易导致土动 。 时间越往后 , 其力量也就越大 。 所以惊蛰之后 , 就是“地动”的时候 , 也就是春夏之际 , 阳气上升的时候 。 所以当年的汶川 , 玉树 , 福岛 , 唐山等 , 都出现在春夏之际 。 以农历的四五月份最为频繁 。
同样秋季也是阴气不断压迫阳气的时候 , 也是容易发生的时候 。 所以秋季大旱高温 , 就是阳气不沉 , 就容易土动 。 那么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 但无论哪个地方 , 都是阳气上升的时间段 , 才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
其实《易经》本身就是来源于最初的八卦 , 而八卦反映的就是大自然的八种现象 , 所以《易经》反映的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 知道了这种规律 , 也就知道了其变化特点 。 比如再过五天月亮圆 , 有月食 , 那并不是算出来的 , 而是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
推荐阅读
- 中国官宣17国科学项目入选空间站,美国落选
- 男子入住酒店,被子上发现血迹……
- 元宇宙中的房地产有没有价值?Sandbox、Metaborn如何创造机遇?
- 引力是宇宙间相互作用和规律研究重要手段
- 太阳系中的彗星,是如何存在的?
- 为什么是银河系?
- 海星为什么被称为“海底蝗虫”?
- 多器官芯片检测危险的纳米颗粒
-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什么是“丁达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