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个民族有各自的美食佳肴,下面小城生活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云南饮食文化,希望能帮到大家!

云南的饮食文化1

云南饮食特色,可以看作两个同心圆或者五块不同地区.第一个圆是滇池、昆明地区,是云南的省会与中心地区 。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有鲜明的“边缘文化”特色:处与中原文化的边缘,青藏文化的边缘,东南亚巴利文化的边缘,边缘性就是交叉性,交叉性在饮食文化的口味显示上就是“杂” 。从人口要素上来说,有人认为早在战国时期“庄蹻王滇,变服从其俗”,使得楚文化的饮食口味与当地民族饮食口味交融,就是滇池地区五味杂呈的滥觞之一;“元跨革囊“,蒙古军越大渡河入云南、进昆明,漠北口味多少会不起而入地进到滇池地区;明代沐英等率数十万大军入滇,以翠湖一带为“柳营”,随后“南京填云南”,大批移民入滇,其中相当一部分自称籍贯为“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的汉民来到滇池畔,江南口味无疑会带入滇池地区;清初吴三桂率领驻扎山海关的军队进入云南,焉知不带来冀辽燕北的饮食口味;尤其抗日战争时期,内地各省大批人口避来“大后方”的云南(包括昆明地区),天南地北的饮食口味交叠和相互影响,形成滇池一带在云南最为突出的以汉族口味为主体的丰富杂呈的饮食口味特点 。从民族要素上说,云南有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昆明的少数民族人口有36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11%以上 。个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与多样化的口味,势必将对滇池地带的饮食文化的内容与调鼎产生影响 。口味之“杂”是顺理成章的 。

云南号称“植物王国”,有高等植物18000多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生物资源的优势可见一斑;有香料69000多种,有“香料王国”的美誉;依托着立体气候的庇荫,昆明更有“春城”的雅号;这些都为滇池领域饮食的丰富驳杂奠定了基础 。

云南饮食的第二个同心圆包括了四个不同地区:滇西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滇西和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和迪庆地区;滇东和滇东北的曲靖和昭通地区;滇南玉溪和建水等地区 。

滇西南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是特征典型的糯米文化与古朴的发酵食品带 。

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日本学者认为是“照叶树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最有照叶树林带文化特色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芋头、家山药等芋类以及刀耕火种的粟、高梁、旱稻等大量杂谷类 。从饮食文化看角度看,糯米文化在该地区最有特色,各种糯制食品如“切糕”、“粽子”等十分普及 。当地的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将糯性食品常常作为正式场合的礼仪食品,节庆日子多半吃“紫米饭”-用甄子蒸的红糯米饭 。

而该地区的另一个特色是发酵食品文化 。如:西双版纳一带至今仍然用盐和各种曲子加工大豆,让大豆蛋白质慢慢地加水分解,氨基酸发酵,制成豆豉、豆酱和酱油 。用曲子使谷物固体的淀粉发酵糖化酿成的粒酒以及用蒸好的糯米加进曲子使其糖化酿成甜白酒,味道酸甜可口,让人微醺 。各种腌制而成的发酵食品如腌大豆、酸芭蕉片、臭干鱼等等 。各种发酵茶和饮料 。如:“竹筒茶”和“酸茶”

滇西、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和迪庆地区是痕迹突出的半牧食俗存在带 。

食俗方面,牧作生活在饮食方面的痕迹犹存 。大理、丽江等地名食中有乳饼、乳扇,这是牛、羊乳保存、加工的别致方法 。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邓川乳扇 。此外,弥渡卷蹄、鹤庆圆腿、鹤庆猪肝醡、骨头参、白族吹肝、彝族“坨坨肉”、纳西族米灌肠、摩梭人......

云南的饮食文化2

云南名菜有汽锅鸡、砂锅鱼、腌牛筋、香茅草烧鸡、滕冲大救驾、*笋煮鱼等,驰名中外 。云南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云腿豆焖饭、蒸糕、烧饵块、丽*耙耙、酥油茶等,深受游客欢迎 。

到云南旅游要吃地方风味,应从分地区,分季节,分档次三个方面来说 。

吃地区

滇南地区以通海、蒙自为代表 。建水的蕈芽、石屏的豆腐度、蒙自的过桥米线都是以精制而著名的 。滇东北地区是云南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商路商务发达,故而食文化也相对发达 。菜豆花、连渣搞、*辣鸡、荞凉粉、苏红豆等都是地方名产特*菜 。昭通的浇饵馔可算云南饵吃法之最,你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切身体会 。滇西地区的大理一带的沙锅鱼、*辣鱼非吃不可 。丽*的丽*粑粑、八大碗也要尝尝 。弥渡的卷蹄、风吹肝、腾行的大救驾、炒饵,各种凉拌野菜、松尖、松花粉等都极具地方** 。

吃季节

在云南吃山是许多到云南来的人总结出的一句名言 。5月至10月是云南各种野生菌类的生长期,此时到云南千万别错过吃菌类菜的机会 。干巴菌、鸡宗菌、牛肝菌,青头菌、奶油菌都是味美佳品,鸡宗度更是把菌类食文化发展到了极其精制的境界 。另外,各种山毛野菜数为胜数,树花、海菜都是很好的绿*食品 。

吃层次

安宁葱炒宣威火腿、汽锅鸡、滇味全羊度、锅贴乌鱼片都很出名 。丽*的三垒水是纳西族迎宾的大菜之一 。第一垒有20个盘子,装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如花生米、果脯、点心等,层层垒垒一桌,是喝茶谈天的点心 。第二垒也有20个盘子,装有各种凉拌冷盘等下酒之菜,是筵席的序曲 。第三垒24个盘子,装有各种纳西族风味的热炒大菜 。吃完了垒水,出门你就相跑上2公里以帮助消化 。*膳食品如三七虫草汽锅鸡也是非常有名的 。

在民间吃层次

滇南地区苗、壮族的巴夯鸡,哈尼族的石头汤(把石头烧热后放入锅中煮热食品),滇西南地区傣族、爱尼人的*荀鸡、*荀鱼、火烧干巴、香茅烤鱼,傣族的鸡肉饵丝等都是不能不吃的挂肴 。彝族的羊肉汤锅加烧饵、下扁酒(一种当地烤制的玉米酒);文山的肉、血旺米线、椒盐饼、吊火锅;巍山的粑肉饵丝;旧、蒙自、建水、石屏一带的烧豆腐;昆明民间的宣威火腿脚豆焖饭、炒青苞谷等也是价廉物美的美味佳肴 。

特*茶酒

云南的名茶:大理的三道茶和砣茶、滇西的烤茶、呈贡的十里香茶 。

云南民间酒:傣族的米酒、昆明的玫瑰老酒和西红花酒是以西红花为主要原材料,经特殊工艺酿制而成,在保健美容各方面均有疗效,在昆明的售价为99元**一瓶 。

另外,云南的各种碱菜系列、榨菜系列等也都别具特* 。

云南的饮食文化3

云南有着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最高海拔6700多米,最低的才有几十米,同时还聚集着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所以就会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饮食习惯 。

云南的饮食特点按照地理因素,可以把它分为两类:

1,滇东北(包括滇东和滇北,以楚雄为界)的饮食习惯大概差不多,口味变化也不是很大 。都喜欢吃麻辣味,虽然没四川吃的那么麻,但口味和川味比较接近,炒菜总喜欢放点花椒在里面 。而他们不怎么喜欢吃酸味,就算吃,吃的也比较淡 。和滇西南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滇东北的人饭桌上基本都会有一道谈菜(就是不放油盐,不放任何调料煮出来的菜),而这种菜在滇西南却没人吃,他们接受不了这个味道 。

2,滇西南(包括滇西和滇南)

,这里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云南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这个方向,少数民族比滇东北要多得多 。而他们的口味主要以酸辣为主,很少会吃麻味的,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不吃花椒,除非个别比较特殊的菜会放点花椒在里面 。酸味却是少不了的,炒的煮的菜里面都会有酸的调味料在里面 。他们的酸辣味都是比较明显的,也比滇东北的人吃得更辣一些,尤其以傣味最具代表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这里的人更擅长吃各种野菜 。

【云南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当然,在云南的饮食文化中,总是离不开“思乡之情”的 。不知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还是云南人血液里流淌着的恋家情结,在很多时候,家乡的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 。常年在外,吃惯了他乡的味道,或许还抵不上一盘炸洋芋、一碗地道的腌肉、一锅普通的酸汤猪脚 。云南的饮食文化,朴实却满载深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