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供养三宝的仪轨

下面是小城生活网的小编整理的在家供养三宝的仪轨 。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看 。

在家供养三宝的仪轨1

供养三宝有三种供养法:

1.力供养 。即是财供养,用香花、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种种财物来供养 。

2.礼供养 。用五体投地的礼拜或口说赞词等种种方式,来表达对三宝的恭敬和仰慕 。

3.行供养 。指观行供养,心中生起观想,用修法来供养 。二、在布施供养的八福田中,在家居土应首重父母,其次是佛、圣人等,不供养父母而来供养三宝,不是佛陀所希望的 。供养三宝很重要,救济贫病同样是第一福田 。三、财供养中,对于僧众的供养,应普通供养,公平分配 。

4、对三宝最大的供养是如法修行,弘护三宝,光大法门,利济众生 。

在家供养三宝的仪轨2

二时临斋仪(午食时用)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

萨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至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

在家供养三宝的仪轨3

【在家供养三宝的仪轨】 其实供养三宝是一种难舍能舍的修行,亦是感恩三宝的一念恭敬心,更是广种福田的大好因缘 。供养三宝是一种修行 佛经常说修学菩萨道要学会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特别是对与生俱来的贪、镇、痴等烦恼更应该下大工夫,认真克服,才能转迷成悟、转凡成圣;悭贪是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难以戒除的习气,常常因贪恋财、色、名、食、睡五欲而招来诸多烦恼和痛苦 。佛陀深知悭贪是解脱的绊脚石,故在他最初舍掉王位而选择出家时,他将其平常心爱的东西全部舍弃;由一个享有荣华富贵的王子,突然之间变成一个身无长物的修行人,最后他终于将贪、镇、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彻底破除,并降服了内外诸魔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不贪能舍,既是一种磨炼,亦是一种修学佛道的基础 。三宝是众生的导师 供养三宝是每一个佛教徒应有的责任,因为清净庄严的佛宝能启发众生的法身慧命;三藏圣典的法宝,能破邪显正,源远流长;与世无争的僧宝能住持圣法,利乐有情 。三宝是行者的指南,众生在无明中须要佛法来破除愚痴黑暗,点亮心中久已熄灭的慧灯,导向那清净安乐自在的觉岸 。因此,我们时常要发心建寺安僧,护持道场,接引初机,指点迷津 。供养佛像、经典法物、香花灯烛等等,以此庄严梵刹;提供卧具、衣服、汤药等物来护持僧众是为了承继法身慧命,度化有情;所以,我们供养三宝,根据《大智度论》卷十四说有以下三种布施: 第一是财施,以世间种种珍宝、金银财物等来庄严坛场、护持正法; 第二是法施,意指深入经藏,信解受持,流通法宝,利益群生;在《菩萨善戒经》卷一亦提到说帮人写经或助印经书,亦是一种布施;又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 法供养包括了以身作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镇、痴之外,同时还要代众生苦,勤修善根,可谓是自觉觉他,觉行才能圆满 。第三是无畏施,是指为了护持佛法,坚持真理,不惜生命,卫护圣教 。布施分为有相无相两种 有相布施是在行施时,有原因、有目的而做的善事,比如说,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许愿,希望今年能做完某些事,等到有求即应时,为了感恩佛菩萨故来为寺院还愿行施 。另外一种情况是施舍对方的人可能以前亦帮过自己,所以是为人情而布施 。还有一种就是希望将来得到人天果报或者是其它的目的而行布施 。所以有相布施比较执着布施的人、布施的对象和布施之物,因而功德亦有限量 。无相布施的特点是菩萨不忍众生苦的利他精神,凡是遇见众生需要帮忙的地方,自己尽心尽力去替他人排忧解难,在整个布施过程中,没有任何企图和目的,并不会去执着施者的我和受施者的他,更不会去计较施予之物,根本不会将此事挂于心上,亦没有想到回报的问题,这样行施者,才能证悟到「三轮体空」的境界,这种无相功德之大正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 福德资粮从布施供养中来 慈悲的佛陀为了救度我们早日离苦得乐,因此,开示众生,富贵从布施中求,福德资粮更应从广种福田中来 。今将福田略分为三种: 第一是悲田:是指我们对贫穷、孤苦或病弱的人产生关爱、悲悯和同情而将自已最爱的钱财、时间和心力去救济、帮助,令其脱离饥饿等痛苦 。第二是恩田:是指人随着智慧的增长,每天更加明白知恩报恩的道理,而对生养自已的父母和曾经教育过自己的老师,以及帮助过自己周围的人,心存感恩,并以实际行动去关心、照顾和帮助他们 。第三是敬田:是指学佛人深知三宝住世的重要性,它不但是代表智慧、慈悲、平等、因果等真理,同时亦是众生广种善根的福田,所以由恭敬而供养;由供养而护持,进而以法利生,同登觉岸 。《佛说布施经》说:「供养三宝,不但可以得到福寿康宁,更能成就辩才无碍,欢喜自在 。」 综上所述,供养三宝其实是在净化心灵、圆满人格,亦是一种护寺安僧,弘扬圣教的壮举;更是培植自己福德、广结善缘的修行 。我们大家同心协力,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共同来护持三宝,广修供养,为高树法幢,普度众生而发心布施吧! 一、意乐要清净 。如果发心不清净,这样的供养是不如法的 。以前有些地方有这种情况:一些小偷也会到寺院去供灯,但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三宝加持自己能偷到东西 。我们应远离这样的不善发心,乃至供养一元钱、一盏灯、一支香以上,都要以善良的发心印持 。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能以清净的意乐供养三宝,得到的回馈将是更为清净的身心 。有些人本来心情很烦躁,但是到寺院后,在佛像前虔诚地供上一支香,然后专注地合掌顶礼,渐渐地身心变得非常宁静,令人见而生信,这就是三宝的加持 。二、供物要清净 。既不能供养污秽的饮食、陈旧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能供养通过盗窃、掠夺或者以谄诳手段得来的邪物 。如果以不清净的物品供养三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 。供物应当是洁净优质的,连自己都不愿意享用的低劣物品就不要拿来供养三宝,有些人把不能食用的陈腐酥油用来供灯,这种做法就是不合理的 。供品的来源也要清净,有些小偷为了以后偷东西顺利,用偷来的钱财做功德,这种赃物也是不清净的供物 。我们应当供养以往昔福德所感而无勤现前,以及通过辛勤劳作获得的清净财物 。有些人因为前世积累过资粮,今生不需要特别勤作,财富就会像夏日的河水一样涌现 。还有些人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必须通过辛勤劳作才能得到钱财 。以这两种途径得到的钱财都可以供养,尤其供养辛勤劳作挣来的钱财的功德非常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