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都是美的化身——施蕴渝院士的艺术清单


科学与艺术都是美的化身——施蕴渝院士的艺术清单


文章图片


科学与艺术都是美的化身——施蕴渝院士的艺术清单


文章图片


施蕴渝院士是著名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 1942年出生于重庆 ,196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原想学核物理专业的她 , 却被分配到生物物理专业 , 也由此开始了她一生的生物物理领域的专业研究 。

1970年至今 , 她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 主要从事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研究 , 为中国的结构生物学发展和中国生物磁共振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 1997年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近年来 , 她重点研究衰老与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细胞机理特别是线粒体的功能缺失引发的人类慢性炎症反应及与之相关的退行性疾病 。 如今80岁的她 , 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
我们与80岁高龄的女科学家约见的地点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操场上 , 时间是早上的6:20 , 夏日清晨 , 依稀可见有锻炼的师生 。


施院士身着运动服 , 轻盈地走来 , 丝毫不像耄耋之年的老人 。 每天在大操场上走上三圈 , 在健身器材前压腿抻臂 。 坚持每日晨练的习惯是施院士六十岁的时候养成的 , 她说为了避免成为“走不动的老太太” 。 无论是不停歇的科研教学工作 , 还是坚持不懈的晨练 , 都是施院士看起来精神焕发的源泉 。
晨练之后 , 施院士带朱迅参观了她的书房 , 里面除了一些科学类别的书籍 , 还有很多艺术作品和画册 , 无论是《吴冠中画集》 , 还是《清明上河图》 , 施院士都喜欢欣赏、品评 , 不同的艺术给科学家带来的不仅是轻松和愉悦 , 更有深层次的启迪 。

每天上午的9:30 , 施院士都会驾驶着自己“坐骑”——一辆小电动车 , 抵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楼 , 开始一天的教育科研工作 。
这座简洁朴素的小楼中工作着很多科学家与青年学者、学生 。 每个周五 , 他们会在生物楼的小咖啡厅里进行学术研讨 , 施院士也常常在此工作和休息 , 她在此分享了自己的书单:《海蒂》《居里夫人自传》《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当年由于书籍很少 , 施院士养成了“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 , 这对自己后来阅读、掌握科学文献中的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她还喜欢看侦探类的小说 , 施院士说侦探小说是科学家的“必读书” , 极大地激发了科学家的好奇心 , 这也是文学与科学的默契 。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建 , 这是一所为培养“两弹一星”事业的人才而建立的大学 。 郭沫若先生任首任校长 , 这里会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 。 1970年初 , 学校迁至安徽合肥 , 施蕴渝院士和家人随校南迁 , 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2年 , 也见证了中国科大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 。
施院士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执着创新的科研精神 , 深受中国科大老一辈学者影响 。 我们来到校史馆中 , 在施院士和讲解员的带领下 , 看到郭沫若先生与老师学生席地而坐的珍贵历史照片 , 当年郭老倡导“我们的学校应该有适当的文娱活动和弦歌之声” , 这里不仅有科学 , 更有科学家的情感和情怀 。
在校史馆 , 我们看到了郭沫若作词、吕骥作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歌—— 《永恒的东风》, 施院士和年轻的讲解员在现场一起为我们唱起了这首歌 ,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 , 更感受到了艺术与科学的和谐之音 。

施院士从不化妆 , 耄耋之年精神矍铄 ,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生活的52年间 , 施院士一直保持着给毕业生写寄语的习惯 , 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与爱同行……” , 天上的星斗有很多都以新中国科学家的名字所命名 , 而他们为科学做出的贡献 , 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更是铭记于史册 。
【科学与艺术都是美的化身——施蕴渝院士的艺术清单】值此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 向从教52年的施蕴渝院士 , 以及所有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 , 致以节日祝福和崇高敬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