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被迫延期!闻泰集团的8亿的资金要“打水漂”了?


审查被迫延期!闻泰集团的8亿的资金要“打水漂”了?


文章图片


审查被迫延期!闻泰集团的8亿的资金要“打水漂”了?


文章图片


审查被迫延期!闻泰集团的8亿的资金要“打水漂”了?


文章图片


审查被迫延期!闻泰集团的8亿的资金要“打水漂”了?


审查被迫延期!闻泰集团的8亿的资金要“打水漂”了?
芯片制造的过程集结了全球最顶尖的工艺 ,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 , 能够完成芯片的完全自主化 , 就算是以后也很难有机会 , 而老美妄图重塑本土芯片产业链的计划 , 很快也将宣告失败 。
也正因为布局全产业链的难度很大 , 很多企业选择了走“收购”这条捷径 , 而国内的闻泰集团 , 就利用旗下的安世半导体 , 总计耗费了8.3亿的资金 , 用于收购英国最大的晶圆厂NWF 。

但在英伟达收购ARM失败之后 , 老美又开始拿这件事做文章 , 原本已经板上钉钉的事 , 如今却又变得扑朔迷离 , 7月份时英国对收购案重新展开了审查 , 原定于9月初给出答案 , 如今却被延期了 , 收购计划还能成功吗?闻泰集团又该如何应对呢?
闻泰集团的收购计划创立于1958年的Newport Wafer Fab(NWF) , 是全球第一家集成硅和硅基复合晶圆厂 , 同时也是第一个复合半导体的器件工厂 , 主要提供提供硅、复合半导体、技术转让等服务 。
闻泰集团为了能够进入芯片领域 , 在收购之前就大量入股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 这也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 终于在2021年的7月5号 , 以6300万英镑的价格拿下了NWF 100%的股份 , 相当于将近5亿元的资金 。

由于NWF本身经营不善 , 身背3亿左右的债务 , 因此这笔收购案的总价相当于8亿元 , 整个收购流程符合相关规定 , 双方都官宣已经完成了收购 , 但没想到因为英伟达收购ARM失败了 , 老美就开始心生报复 。
原因就是ARM也是一家英国公司 , 收购计划也符合相关规定 , 并且双方也达成了相应的协议 , 但却遭到了全球的阻止 , 而闻泰科技收购NWF正好处在这样的时刻自然会被针对 , 在压力之下英国只好重启了审查 。

老美利用了惯用的伎俩 , 对英国进行了施压 , 并表态:“如果不重新审查的话 , 会把NWF加入限制名单!”一旦被限制了就意味着不能和其它企业合作 , 那么闻泰集团收购它也没什么价值了 。
NWF背负巨额债款 , 英国自然是想要尽快被收购的 , 于是乎只能开启了新一轮的审查 , 整个过程从7月份开始 , 如今已经经过了两个月的审查 , 相应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

根据英方内部人士透露 , 原定于9月初提交的审查结果 , 已经确定要延期了 , 按照如今的情况进行分析的话 , 时间拖的越长就意味着这笔交易失败的概率越大 , 从英国和老美的态度而言 , 这笔收购案已经悬了 。
闻泰集团如何应对为什么会说已经“悬了”呢?原因在于内部人士还透露了一个关键点 , 还是在NWF亏损上做文章 , 其表态:“如果无法出售给安世半导体 , 将会考虑转售给美企!”

很显然英国已经抵不住压力 , 一切都在老美的掌控之中 , 很有可能这8亿的资金就此“打水漂”了 , 对于两家企业而言 , 这笔交易已经算是完成了 , 因此安世半导体已经正式接管了NWF , 那3亿的债务已经归还 , 而收购的5亿资金自然也已经支付 。
鉴于这家企业目前的现状 , 就算后续这笔交易失败了 , 这笔资金也很难返还回来 , 又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回来 , 这8亿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 更为严重的是还将拖垮安世半导体后续的布局 。

因此综合下来闻泰科技所要承受的损失 , 可不仅仅只是8个亿那么简单 , 一旦这笔收购案告吹了 , 还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 这将会给中企未来在外海的投资造成困局 , 控制不了企业、连钱都拿不回来 , 一旦有了这样的开头 , 海外的企业很有可能会不断的制造“骗局” 。
如果不能成功收购NWF公司 , 也会让国产芯片的研发陷入一定的困境 , 虽然这家企业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 但其实力可并不弱 , 拥有400多名熟练技术人员 , 包括10名研究生工程师 , 之中4名是博士级工程师团队 , 月产8英寸晶圆3.2万片 , 最大产能能达到4.4万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