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为什么是黑色的

草莓根为什么是黑色的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 , 晚上8~12℃ , 不应低于5℃ 。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多年生草本果树 , 分布范围较广 , 其果实色泽艳丽 , 柔软多汁 , 甜酸适度 , 营养丰富 。现在刚刚立秋 , 很多小伙伴问了:立秋后草莓如何施肥呢?施肥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草莓根为什么是黑色的具体操作有:一般在顶花序抽出前 , 摘除全部蘖芽 。

假植时间为7月底至8月初 , 苗龄掌握在45-50天 , 株行距为12厘米×15厘米 , 栽后覆盖遮阳网 。 定期摘除花蕾 , 以减少养分消耗 。 这样一般每亩可育出有4张以上叶片的壮苗3.5万-4万株 , 约可移栽5亩大田 。 繁苗田管理 。

定植前通过取土化验 , 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 , 并根据草莓的需肥特性 , 制定出草莓全生育期合理平衡施肥方案 , 即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 合理平衡施用氮、磷、钾三要素肥料 , 配合中微量元素肥料 , 确定底肥、追肥比例 。

草莓根为什么是黑色的草莓大棚种植(2张)草莓喜温凉气候 , 草莓根系生长温度5-30℃ , 适温15-22℃ , 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 , 芽在-15-10℃发生冻害 , 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 , 开花结果期4-40℃ 。一般以喷药到浅锄时间不超过6小时 , 否则会影响药效 。 也可用50%的草萘胺(大惠利)可湿性粉剂100-200克 , 加水30公斤左右 , 均匀喷于土表 , 对草莓安全 。 需要注意的是 , 使用任何除草剂时 , 土壤都不要太干燥 , 土壤含水量一般应掌握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 , 即土壤湿润时施用 , 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白天棚内温度调到32℃~35℃ , 不超过35℃ , 夜间9℃~10℃;花期白天适温位23~25℃ , 夜温为8℃~10℃;果实膨大期 , 此期温度可低些 , 白天20℃~23℃ , 夜间5℃~6℃ 。


底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 配合施用适量化肥 。从草莓种植的吸肥规律来看 , 后期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 , 尤其是磷、钾肥 , 有机肥的分解进程表明 , 后期正好释放大量的磷、钾 , 可以满足草莓的生长需求 。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35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公斤 。同时加入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或尿素5-6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5-6公斤 。

生产应用实践证明 , 脱毒草莓不仅长势强 , 植株整齐一致 , 而且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 脱毒苗较带病毒苗株高增长 17.7%-46.2% , 叶面积在2.6%-17.2% , 叶柄长增加 14.5%-41.9% , 匍匐茎数多26.7%-89.5% , 收获量增加 7.8%-45.1% , 果数增多8.7%-18.6% , 单果重增加 0.67%-24.1%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8%-8.3% 。


草莓原则上不宜重茬 , 否则易发生根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等根部病害 , 因此温室必须进行土壤处理 , 为弥补土壤处理有益微生物的损失 , 施底肥时配施生物有机肥 , 施用量为每亩100-150公斤 。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有益微生物 , 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 又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 其含有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群可代谢产生多种酶和有机酸 , 可以促进土壤中难分解养分的分解 , 增强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易吸收性 。有益微生物群在生长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多种维生素、生长刺激物质 , 可以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 增强光合作用 , 从而有利于糖分及干物质的积累 。


加强草莓春季管理 , 可使草莓生长旺、早结果、品质优 , 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 主要措施有:揭膜炼苗随着气温升高 , 要将越冬御寒的覆盖物逐步撤除 。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撤除 。 撤除覆盖物前 , 要搞好炼苗工作 , 使其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 以免突然改变环境温度 , 使温差过大 , 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 。

草莓根为什么是黑色的

【草莓根为什么是黑色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