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37℃!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不是37℃!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导语: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 , 恒定的体温能给我们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帮助 。 在恒温的状态下 , 人体机能避免一些病菌的侵扰 , 这项“技能”显然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要知道 , 我们人类过去也并非是恒温动物 , 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后 , 37℃才成了现代人正常体温的标准 。 然而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个标准或将成为历史 , 人类的体温正慢慢下降 ,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据悉 , 关于体温下降的结果最初源于斯坦福科研团队 , 他们通过测试的方式对部分群体进行长时间的温度对比 , 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后得知 , 美国人近200年的体温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 平均下降的温度为0.4℃;与此同时 , 美国加州的科研团队同样得出相似的结论 , 他们的实验对象为南美洲的原住民 , 通过16年的温度测量得知 , 当地人的体温下降了0.5℃ 。

实际上 , 37℃作为现代人的恒温标准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 , 当时德国的一名医生进行了一项体温测试的实验 , 实验结果表明 , 实验对象的平均体温在37℃ 。 当时世界上的医学还十分初级 , 在得到了这项结果后 , 业界普遍认同了这种说法 , 在后续的发展中 , 37℃的恒温标准成了全世界认可的数据 。

当然 , 37℃的结果取自于实验对象的腋下数据 , 人体的其他部位也会存在高低不等的温度 。 在远古时期 , 人类的温度也并没有这么高 , 通过对化石的剖析 , 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最初还只是一种“冷血动物” , 为了更好地生存 , 人类才逐渐地演变成恒温动物 。

人体保持恒温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 在整个大自然中 , 我们人类或许躲过了老虎狮子等庞大生物的追杀 , 但偏偏就栽在了细小的病菌之上 , 这种可能性在远古时期尤其明显 。 病菌会入侵我们的器官 , 以相当的优势来损害我们人体 。
很显然 , 高温度正是病菌的天敌之一 , 温度越高 , 病菌的存活性就越低 。 据科学家们透露 , 目前的病菌对温度的承受范围在30℃以下 , 人类体温的37℃足以杀掉它们 , 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进化出来的“技能” 。


在得到了体温下降的结论后 , 科学家们纷纷进行了猜测 , 他们认为导致体温下降的只要有三个原因 。 第一个是进化的趋势 , 这主要指的是现代人对于低温有了更多的需求 。 避暑成了现代人生活的普遍现象 , 温室效应之下 , 人们利用空调来调整室温不在少数 , 长久下去 , 人体将会适应较凉快的环境 , 体温下降无法避免 。

第二个原因是人体炎症的患病率下降 ,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背景之下 , 现代人患炎症的几率不断下降 , 这就避免了那些因炎症而发热的现象 , 人体发热显然会提高体温 。 当然 , 这种说法目前还只是在小部分群体流行 , 主流界并不太认可 。

第三个原因便是现代人缺乏运动的结果 。 自此生产力得到提升之后 , 人们的体力活已经极大地减少了 , 这种环境之下 , 人们的基础代谢就会降低 , 而基础代谢与体温息息相关 , 它们是正比例关系;不仅如此 , 现代人普遍还不喜欢运动 , 这进一步加剧了基础代谢降低的现象 。 基础代谢低的情况之下 , 人体内的温度就会偏低 。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 , 体温降低则意味着基础代谢的降低 , 而基础代谢与人体健康相关联 , 一般而言 , 基础代谢越顺畅的群体越不容易生病 。 科学家们表示 , 这是因为良好的基础代谢可以有效地提高体温 , 从而杀死一些入侵人体的病菌 , 当然 , 这个体温也是有上限的 , 一旦超过这个界限 , 人体就会发烧或感冒 。 体温能提高免疫力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印证 , 我们日常对相关的事项要多加甄别 。

结束语:从科学家们近些年的研究来看 , 目前人类体温的下降确实成了一个趋势 , 过去37℃的标准将成为历史 。 体温下降的缘故大概与人体进化的趋势、人体炎症患病率和运动量的下降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