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育和管理蜂王?

有很多人不了解怎么培育蜂王

【怎样培育和管理蜂王?】1.时间和条件:天气温暖气候稳定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

2.有蜜粉源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 。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

3.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选择父母群: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 。

4.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 。培育种用雄蜂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 。

5.准备育王群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 。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 。

6.移虫育王的工具,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 。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 。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 。

7.移虫方法,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处女王 。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3条共20~30个蜡碗 。


怎样培育和管理蜂王?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一,雄蜂培育,在着手移虫20天就应该开始培育种用雄蜂,一定要及时凋整父群的群势,密集其蜂数,抽出空脾,插入1张雄烽脾,及时进行奖励饲喂,杀死非种用雄蜂 。二,养王群组织,养王群的种性没有特别要求,只要健康即可,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热的蜂群做养王群 。应具有十框峰以上的群势,群内要有大量的哺育蜂和采蜜蜂 。三,幼虫的选择,用大卵孵化出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个体较大,卵巢管较多,产卵力强,要想使母本蜂王产出大卵,关键是控制蜂王的产卵速度,使其少产或停产一段时间 。四,移虫方法,人工育王移用的幼虫必须是1日龄以内的小幼虫,应在室内进行,气温保持25-30度,湿度80-90 。方法有单式和复式两种移虫方式 。五,群王的管理,养王群的王台30个为宜,移虫后第二天检查移虫情况,其后一般不要经常开箱,第十天轻轻的取出育王框数清王台个数,以便准备交尾群的数量 。六,交尾群的管理交尾群的群势很弱,只存1-2框,应介绍王台的前一天组织就绪,在交尾箱每个小室中各放1张蜜粉脾和2张带青幼年蜂的封盖子脾,蜂数不应小于1框足蜂 。七,交尾管理,王台介绍到交尾群后的第2天全面检查处女王出房情况,将未出房的王台和瘦小的处女王淘汰,在天气好又有足够数量的雄蜂的时候,下处女王出房后6-8天便可完成交尾 。

其他网友观点

优良蜂王的标准:蜂王产卵力强,速度快,整齐成片,不在工蜂房内产雄蜂卵,每个工蜂房产一个卵,卵应产在巢房底;蜂王应能维持10框以上强群,在10框足蜂以下不造自然王台,’·不起分蜂热;蜂王个体大,健壮无残,脑部垂直直径为4.6~5.1毫米,蜂王全长20~25毫米,在巢脾上爬行时,腹部端节不在脾上磨擦;在越冬期间能维持强群,安全越冬;早春繁殖快,卵圈大 。

一、育王的时间条件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育王的时间一般在外界有丰富的流蜜好的蜜粉源植物和气温在21℃以上的条件下来人工自己培育蜂王,同时还必须有群势强哺育蜂多的蜂群和大量的性成熟(15-30龄)种用雄蜂 。全国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应根据本地的气候和蜜粉源植物流蜜情况,确定育王的时间 。云南一般在8月份南瓜、玉米花期培育的蜂王较好,培育的蜂王可以到下年4月份再换王 。

二、种用群的选择及准备工作事项 。蜂场根据本蜂场蜂群,有目的地培育产卵率高、采集力强、温驯、产浆量高、浆质好、抗逆性和抗病力强,早春繁殖快,能维持大群的优质蜂群作为种用母群 。如果蜂场的蜂群全部是同一品种的后代,尽可能在雄蜂未出房前,把雄蜂蛹人工割除,让培育的处女王和其它蜂场不同蜂种的雄蜂交尾 。也可用其它蜂场的优质蜂群作为母群,那么,本蜂场就应有意识地培育选择产卵率高、采集力强、温驯、产浆量高、浆质好、抗逆性和抗病力强,早春繁殖快,能维持大群的蜂群作为种用雄蜂与其它蜂场的蜂种作为母群的处女王交尾 。这样选择父、母群培育蜂王是为了避免近亲交配,防止蜂种的退化 。

如果蜂场的蜂群均不作为母群,要从供种单位引进优质蜂王作为母群,但由于地理气侯条件的不同,引进的种用蜂王必须先培育10-15群,观察其后代的性状 。如果其性状是产卵率高、采集力强、温驯、产浆量高、 浆质好、抗逆性和抗病力强,早春繁殖快,能维持大群的再推广;反之,就淘汰 。种用雄蜂的工作应在人工培育蜂王前20天着手进行,培育种用雄蜂的数量应是培育蜂王数量的50-100倍 。

三、种用幼虫准备及移虫时注意事项 。培育蜂王前7天,移虫种用群应先把种群内的空脾抽出,控制种王的产卵量,4天后,放入一张空脾让种王产卵,这样产的卵质量好 。另外,种用幼虫其虫龄必须是20小时之内的,最多不超过24小时,移虫工作最好在气温28℃以上、相对湿度达到75%的帐蓬内进行 。每群培育的王台不要超过35个,从而保证所培育的处女王营养丰富 。在移虫过程中,首先,移虫针的舌尖不可触及幼虫任何部位;其次,幼虫移入台基时,不可让幼虫翻转,不可把王浆覆盖在幼虫上面,要使幼虫漂浮在王浆面上的自然状态,要使幼虫放在幼虫台基底部的正中 。在整个移虫过程中,防止阳光暴晒,所用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环境变化对幼虫的不良影响 。

四、育王群的选择 。用来培育蜂王的育王群,选择群势强、无病虫害(特别是无大、小蜂螨危害),群势在14框以上,蜂量足,哺育幼蜂积累多的继箱群作为育王群 。为此,应在移虫前15天累计一下育王群的封盖子脾数,最少要有5张封盖子脾,不足5脾封盖子脾的,应从其它无病虫害的蜂群调入蜂盖子脾,来增加育王群的群势及哺育幼蜂的数量 。育王群还应有6%左右的雄蜂,选择的育王群若是糖粉不足,应提前1个星期,每天晚上饲喂500克(1:1)蜂蜜水(或糖浆)和100克花粉,喂到蜂群造赘脾 。育王群应蜂多于脾 。

五、育王期的管理 。哺育蜂王的蜂群应用有蜂王的继箱蜂群,用隔王板把继箱和底箱隔开,蜂王在底箱产卵 。育王框应该放在育王群继箱的子脾中间,育王前一天应调整1张幼虫脾和1张封盖子脾 。育王时把育王框放在幼虫脾和封盖子脾中间,可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其他脾是糖粉脾 。在育王期间,无论外界蜜粉情况如何,都坚持给育王群每晚饲喂400克(1:1)的蜂蜜水(或糖浆)和100克花粉,直到王台封盖 。另外,移虫第二天检查王台接受数量,接受数量一定要比所用王台量多30%,王台切忌碰撞,震动和敲打 。

六、诱入王台时的注意事项 。⑴诱入王台前要检查交尾群内是否有急造王台或已出房处女王,若有则立即毁掉;⑵属于连续使用的交尾群,前一个交尾王提走后,就直接诱入王台可能有困难,为安全起见,可以把王台固定在王台保护圈里或小王笼里(王台下部要留有空间以便处女王出房),然后再把它固定在巢脾的中上部;或者在前一个交尾王提走3天后,再介入王台 。如果是蜂量或糖粉不足,一定补足蜂量或糖粉;⑶从育王框上割切王台时,不可把王台底部割漏 。育王框从育王群中提出时,要用蜂刷扫去成蜂,一定不能抖蜂,避免震动王台 。另外,无论是育王框还是单个王台,切忌倒提、倒放、丢抛和震动 。诱入王台时,要将王台安在两脾之间,但不要挤压王台;⑷在诱入王台过程中,如发现短小或弯曲的王台,应随即予以淘汰 。


怎样培育和管理蜂王?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