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拥有鲜卑血统的隋文帝,北击突厥很有一套

突厥边患是隋初很严重的国防问题 。
北朝后期,柔然灭亡,突厥迅速崛起,“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 。
突厥他钵可汗坐拥强兵,与周齐成鼎足之势,周齐两国连年互殴,为争取突厥的支持,争相向突厥示好 。北周不仅与之和亲,还年年赠送数以万计的锦缎 。他钵可汗得意洋洋地说:“周齐两国如同两个儿子,只要他们孝顺,就不愁没东西享用 。”北周灭齐后,原本奉行与周联盟政策的他钵可汗骤然翻脸,支持北齐余孽高宝宁,在北齐灭亡的当年,便数道入塞,侵扰中原 。
【隋文帝|拥有鲜卑血统的隋文帝,北击突厥很有一套】隋文帝|拥有鲜卑血统的隋文帝,北击突厥很有一套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北周武帝宇文邕迎娶突厥公主 。来源/电视剧《独孤天下》截图

隋朝建国后,突厥继续对抗政策,新任沙钵略可汗态度十分强硬,开皇二年(582)就大举入寇,号称“控弦之士四十万”,进攻方向自幽并至于河西,绵延数千里 。隋朝边防主力主要屯守在幽并一带,西北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郡县惨遭袭击,损失不小 。

边患凶猛,隋文帝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从史传中不难发现,隋文帝这几年主要精力一直放在整合北周政治遗产、吸收北齐政治成果上,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展开对突厥的反击准备 。这与以往秦汉对付匈奴的政策画风差异颇大,隋文帝对草原民族似乎并不当回事,他的底气从哪来的呢?
隋文帝的出身和底气

隋文帝焉能不当回事?武功鼎盛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北齐文襄帝高洋,都把柔然、突厥的威胁视作大患 。山川不变,形势岂能空为之变?隋文帝好从容不迫的底气,有北魏以降鲜卑人对付柔然、突厥的一整套经验作支持 。隋文帝的血液中,流淌着来自塞上少数民族的野性与凶悍,对付种源相近的突厥,岂能一上来就乱了阵脚 。
隋文帝杨坚之父出身代北 。隋朝修宗谱把其祖上攀到汉朝名臣杨震一脉上,但他们也承认,自杨坚的七世祖杨铉开始就已屈身仕于慕容燕,六世祖杨元寿则在北魏初年到六镇之一的武川镇出任司马,此后子子孙孙定居于此 。不管杨坚祖上是不是汉人血统,但生长于鲜卑人为主的代北六镇,不可避免地从生理和文化上都杂入鲜卑成分 。或许至少可以说,与北齐高氏一样都属于鲜卑化汉人 。
隋文帝|拥有鲜卑血统的隋文帝,北击突厥很有一套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杨坚 。来源/电视剧《独孤天下》截图
北魏以降,中原王朝因为与漠北的柔然、突厥等部族种源相近,对付他们时已与秦汉魏晋王朝大异其趣,并不以全面对抗、犁庭扫穴为总体目标 。北魏太武帝时期发动过规模空前的北伐,其部队以骑兵为主,威势不亚于当年汉武帝击匈奴 。但北魏击破柔然史上最杰出的大檀可汗后,并没有再进一步抓获大檀本人,而是“收其众南还” 。
史家将原因归于北魏诸将掳掠柔然部众,如饿鹰饱餐,不愿再度深入大漠进行艰苦的远征,实则深层次原因是拓跋鲜卑同出代北,了解草原部族的特点,军事打击再强大也不能彻底扫灭草原部落,假以时日终究会复起 。所以杀不杀大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击毁其部落聚居区,使其长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 。
这一策略完整地遗传至东西二魏和北周北齐,你不来攻我,我亦不攻你,但坚决不放草原部族过长城 。杨坚代周建隋,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理念,基本都绍承周齐二国,对待突厥自然无须大惊小怪,只要突厥不越过传统控制线南下,就没必要大起倾国之兵去讨伐 。隋文帝甚至没把突厥当正经敌人看待,建国之后,立即下诏停止北周时代的和亲和赠物政策 。虽然没有像北魏对柔然一样赐人以蠕蠕之侮辱名号,但天朝上国的傲慢与偏见显露无遗 。沙钵略可汗之所以骤然兴举大兵南伐,隋文帝诏绝往来就是直接导火索 。
那么现在难题摆到案头,突厥深入国境,不仅穿过传统分界线,还深入到隋朝根本之地,隋文帝再好整以暇,也须解决燃眉之急,怎么化解突厥的攻势呢?
军事上隋朝做得并不积极 。沙钵略大军在西北得手,连败隋朝数路大军,西北重镇兰州几乎被突厥打破,隋文帝却并没有立即调大兵屯守帝国北疆 。盖因当时隋文帝奉行重南轻北政策,对付南陈是头等大事,驻扎在南方的军队肯定不能往北调,但只靠北方原有军队又不足以击败突厥军 。怎么办呢?隋文帝想出一条釜底抽薪之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