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代汉语不断向错误发音妥协?比如呆板、确凿、便秘等词,是否都改成了以前的错读?

【为什么感觉现代汉语不断向错误发音妥协?比如呆板、确凿、便秘等词,是否都改成了以前的错读?】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语文开始媚俗化 。那些掌握话语权的洋博士,因为汉语功底太浅,又受西方浅薄的语音习惯影响太深,所以就总想将博大精深的汉语,向西方语言"改革" 。比较突出的是将多音多义字归一(本来是多音多义的字统一成一个)、将古音遗存废掉(如衰、斜等诗词中读音)、将字的笔顺定为一种正确其它错误(如长、巨等)……

这也是文化自卑的体现 。当年这种自卑差点在计算机革命中,革掉汉字的命,好在王永民先生的五笔字型救了汉语计算机化 。

我反对汉语读音的从错从俗,希望掌握话语权的人在汉语标准领域保守一点 。古代贵如皇帝,写了错字也是以错存留的,断没有将错就错,将正字改为错字,当今语文标准为什么要从错从俗?

其他网友观点

什么叫妥协?

一个呆板,99个读dai,1个读ai,

你说改99个人容易,还是改1个人容易?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遵循经济的原理 。

其他网友观点

语言是以音别义的 。不同的词有不同的读音 。记录这些词的字应该也是不同的 。然而,词的数量非常庞大,常用字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数量,四千左右 。所以,有些字便记录了不止一个词,成为了多音多义字 。

例如,食以前有两个读音,读shi,食用、食物的意思;读si,喂养的意思 。鼻子插管输入营养,以前写作鼻食 。但很多人读错 。所以,喂养的意义又造了个新字,饲 。鼻饲就代替了鼻食 。

这是用造新字的办法来解决易读错的字 。

改变读音,从俗读的也有 。如荨麻疹,大部分人把荨读半边,xun 。正确读音是qian 。所以,现在荨麻做为植物,读qian,荨麻疹做为病症,读xun 。

这是文字的结构造成的误读 。

还有一个熟悉的例子 。说,劝说义时读shui,比如游说 。但在说服中,已经读作shuo了 。可能再过几十年,shui这个读音就会完全消失了 。

语言在发展,词的意义也在变化 。有些意义消失了,有些不常用了 。词的读音也随之而变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