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学科是什么意思?

c类学科是指学科评估中的一个等级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评价学科实力的官方权威依据 , 学科评估每四年一次 , 最近一次为第四轮 , 评估结果采用A、B、C三类 , 每类又分三档 。其中C类分为C+、C、C-三档等 。

c学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c类学科是指学科评估中的一个等级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评价学科实力的官方权威依据 , 学科评估每四年一次 , 最近一次为第四轮 , 评估结果采用A、B、C三类 , 每类又分三档 。其中C类分为C+、C、C-三档 , C+排在所有参评高校40-50% , 即有50所学校参评 , C+是位于20-25名的高校 , C位于50-60% , C-位于60-70% , C类专业属于参评专业中的“中下等专业” 。
c学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c学科是什么意思?】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
c学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 , 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 , 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 , 2%~5%为A(不含2% , 下同) , 5%~10%为A- , 10%~20%为B+ , 20%~30%为B , 30%~40%为B- , 40%~50%为C+ , 50%~60%为C , 60%~70%为C-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