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术后一定复发吗 胰腺癌转移还能活多久

文章目录[隐藏]

  • 胰腺导管腺癌
  • 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
  • 如何检测卫星的微稳定度?
免疫疗法给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然而,胰腺导管腺癌(PDAC)通常对免疫疗法没有反应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今天,癌症程度介绍一位具有高度不稳定微卫星的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 。患者对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俗称K药)单药治疗的反应时间近3年 。
胰腺导管腺癌胰腺转移性导管腺癌的预后非常差,五年生存率仅为3%,中位总生存期仅为几个月 。
胰腺肿瘤很难早期发现,一旦扩散到其他器官,不容易通过手术或化疗治疗 。
1.胰腺(橙色)是一个位于胃附近的小型消化器官 。图片来源| MSKCC
一般来说,具有高肿瘤突变负荷(TMB)、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肿瘤对免疫治疗有较高的应答概率 。胰腺癌也是这样吗?
美国FDA批准药物K的依据是一项关键的I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表明,抑制PD-1对12种不同类型的错配修复缺陷癌症有效,其中放射学证实的客观缓解率为53%,21%的患者完全缓解[2] 。试验纳入8例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其中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 。胰腺导管腺癌缓解率为62% 。
虽然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表型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很少见,但也只有0.8%左右 。然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实践指南建议常规检测这种表型,并将K药物作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患者的二线治疗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还建议,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应检测该指标,高度不稳定微卫星或错配修复缺陷患者应使用K药物治疗 。
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肿瘤中,一些DNA碱基对(TA重复序列)比正常长,形成不寻常的X形DNA结构 。
2.DNA的形状就像一个梯子,四个碱基(A,T,C,G)组成一个梯子 。图片| NIH
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为64岁女性,2017年3月确诊为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 。她最初的症状是体重减轻、恶心和腹痛 。影像检查发现一个7厘米的胰腺囊性肿块,已经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 。活检显示浸润性中分化腺癌 。
2017年3月至2017年7月,她接受了8个周期的FOLFIRINOX方案治疗 。随后的PET/CT成像检查显示,患者接近完全缓解 。不幸的是,血液毒性出现了,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 。于是,2017年12月,患者的治疗方案改为吉西他滨加紫杉醇 。
2018年3月CT扫描显示病情进展,表现为原发性胰头肿块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和左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 。基因检测显示,该肿瘤是一个高度不稳定的微卫星,缺失了MLH1和PMS2 。这意味着免疫疗法可能对她有效 。
因此,从2018年3月开始,患者每三周接受一次pembrolizumab(药物K)治疗 。仅两个月后,CT影像显示原发胰腺肿瘤大小及胸腹腔淋巴结肿大缩小,治疗有反应 。2019年5月的后续CT扫描显示,治疗反应仍在继续 。
在接下来的34个月里,患者继续接受K药物治疗,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
2021年1月,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轻度进展,重度狭窄 。此时,患者已经接受了44个周期的K药物治疗 。此时患者停用了K药 。随后,在2021年3月,该患者参加了芝加哥大学使用抗CD137单克隆抗体的治疗计划 。
如何检测卫星的微稳定度?微卫星稳定可以通过PCR或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实现 。蛋白质表达也可以通过替代方法检测 。如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LH1、MSH2、MSH6、PMS2四种蛋白中有一种蛋白呈阳性,基本可以判断为基因错配修复缺陷,相当于微卫星的高度不稳定性 。
【胰腺癌术后一定复发吗 胰腺癌转移还能活多久】胰腺导管腺癌的特点是肿瘤突变负荷低,导致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差 。尽管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很少见,但今天与您分享的病例表明,PD-1/PD-L1免疫疗法很可能对这些患者非常有效 。这里癌度建议,如果有条件,可以检测微卫星稳定性/错配修复缺陷,帮助你更好的选择抗癌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