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有没有想过 , 为什么其他的灵长类动物生产的时候是如此的顺利 , 而我们进化后的人类在分娩时却如此艰难?不仅不能自行分娩 , 还需要寻求医生护士的帮助 , 是人类比其他的灵长类动物更低能了吗?
不 , 这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直立行走而付出的代价 ,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我们收获了直立行走的能力 , 那么我们的付出了什么代价呢?女性扭曲又复杂的产道就是代价之一 。 让我们翻开人类的进化史一探究竟 。
图 1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引起的骨骼变化是产道扭曲的重要原因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 , 直立行走和四足移动时的发力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
因为这种差异 , 为了适应直立行走 , 从头到脚的骨骼都发生了形变 。 颅骨和脊椎重新排列 , 这样才能让脑袋和躯干在臀部和足部以上保持一条比较垂直的线 。 四肢走路的时候脊椎相对于腰椎是比较小的 , 而直立行走变成了脊椎小腰椎大的状态 。 因为直立行走 , 上半身躯干的重力就给到了下半身一定的压力 , 为了支撑身体的重量 , 脊椎不再发挥四肢行走时的“拱顶作用” , 而承担起了用来承受重量的立柱 。 脊椎连接的骨盆 , 也伴随着脊椎的形变 , 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
图 2人体脊柱示意图
人类的骨盆从猿猴又长又细的桨形变为又宽又扁的鞍形 , 这种变化的目的是将人体躯干的力量传递给双腿 , 并加以大块的肌肉 。 这样一来让直立行走的稳定性和效率都大大地提高 , 但这对于女性而言 , 女性的骨盆既要满足直立行走 , 又需要满足在分娩时让胎儿顺利出生 , 这两种需求需要同时满足 , 因此女性的臀部变窄 , 骨盆变小 , 产道严重变窄 , 这样才能达到平衡协调 。
【人类进化:为何女性产道扭曲且结构复杂?为了直立行走牺牲了什么】图 3女性骨盆示意图
产道变窄意味着什么?产道严重变窄对于女性的分娩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 特拉华大学的实验室里有一个按照人类女性骨盆骨架1:1复制的复制品和一块带着可弯曲拉伸的鹅颈管线的胎儿头骨 。 美国学者珍妮弗·阿克曼受到时任该学校人类学系主任罗森堡的邀请来参观实验室 , 并对这个骨盆盆架的复制品模型进行了实验 , 实验期间珍妮弗·阿克曼用手将胎儿的头颅穿过骨盆来模拟人类分娩过程 , 这个实验看上去很容易 , 但事实上异常艰难 。
图 4女性骨盆模型图
首先 , 将小小的椭圆形头骨面部朝前转动 , 顺利进入产道的开端——骨盆边缘 。 随后 , 头骨卡在了坐骨的突出部分 , 这是第一个困难 , 在坐骨这一部分需要用力挤压旋转各种方式才能横穿一段比头骨的头围还要细小的通道 。 试想 , 我们在平时坐得太久抑或是乘车遇到颠簸时都会引起坐骨疼痛 , 这样一个头骨卡在坐骨突出部分时会有多疼 。 最后 , 通过调整头骨的位置、各种挤压 , 用力推之后这颗头骨才能离开产道 。
图 5分娩示意图
在这一分娩过程中 , 女性所遭受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 在没有普及剖腹产之前 , 女性在生产时一尸两命的例子 , 也是时常发生 。 除了产道过窄之外 , 造成女性分娩困难的还有胎儿的脑袋 。 人类直立行走之后能够解放双手来从事更加有创造力的活动 , 也就是在这种进化过程中 , 人类越来越聪明 , 脑容量也越来越大 , 胎儿的脑袋也就越来越大 , 甚至达到胎儿身体的四分之一 , 无疑人类在直立行走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智慧 , 但这也大大加重了女性在分娩时的困难 。
图 6女性分娩
产道变窄虽然看上去是如此的繁重复杂 , 甚至不合逻辑 , 但确实是人类进化为了适应直立行走而作出的妥协 。 当然为了让胎儿的脑袋不因为过于大而加剧分娩的痛苦 , 人类进化也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 那就是让胎儿提前出生 。 根据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相关数据对比 , 人类的妊娠期应该是21个月左右而不是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十个月左右 。 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的十个月左右的正常胎儿 , 脑袋相对21个月是要小很多 , 这样才能够通过10厘米左右的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