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苗子土含沙量过大是不是也不行?

草莓苗子土含沙量过大是不是也不行?果实由青转乳白色 , 整个果肩、果底全部着上红色 , 外表色泽鲜艳 , 果实芳香浓郁 , 即为采收适期 , 果实品质 。光照:刚移栽的幼苗应加盖遮阳网遮荫;花芽分化需短日照 , 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 , 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 , 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 。

因此 , 在追肥的同时要结合灌水抗旱 。 一般在现蕾前浇一次 , 果实膨大至成熟期 , 应根据田间墒情及时供应水分 。 每次灌水量要适宜 , 切不可大水漫灌 。 土壤含水量过多时 , 通气性差 , 会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 而且地表湿度过大 , 也容易滋生病害 , 特别是果实成熟期灌水量过大或雨季受渍 , 会降低果实糖度而且容易烂果 。


温度: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 , 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 , 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 , 人工造成较低温度;冬天温度保持在25℃以上 , 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 。

越冬前进行深翻 , 以改善土壤性状 , 减少病虫害发生 。栽植深度以"浅不露根 , 深不埋心"为宜 。 栽后管理 1、田间杂草的防除 。 杂草与草莓争水、争光、争养分 , 会造成草莓减产 , 品质降低 。 因此 , 防除杂草是生产优质大果草莓的重要保证 。 田间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 , 覆膜压草 , 轮作换茬等综合措施 。

湿度: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 , 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 , 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

一般每株草莓的顶花序留果6~7个 , 以后各花序的留果量视生长及采收情况而定 。栽植前 , 每亩施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3000-5000公斤 , 并同时加施50公斤复合肥 , 施肥后耕翻30厘米左右 , 让肥土充分混合耙平沉实后整畦或起垄 。 方式有两种:①平畦栽植 。 为便于浇水管理 , 畦不可过长、过宽 , 一般畦宽1.2-1.5米(栽3-4行) , 长10-20米 , 畦埂高15厘米 , 畦整好后 , 耙平待栽 。

浇水:刚移栽的幼苗要及时补充水分;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 , 用沟灌 , 灌到沟高2/3处 , 让水渐渐渗入畦土 , 沟内余水排出 , 若天旱 , 每5-7天灌水1次 , 秋季多雨 , 应及时排水 。

【草莓苗子土含沙量过大是不是也不行?】草莓苗子土含沙量过大是不是也不行?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 , 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 。起垄栽植 。 在低洼地、排水不良的地块和冬季保护地栽培时可起垄栽植 , 垄高15-20厘米 , 垄顶面宽40-50厘米(栽2行) , 底宽60-70厘米 , 垄间沟宽15-20厘米 。 做好畦、垄后可灌一次小水或适当镇压 , 以便土壤沉实 。 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和开花结果情况可采取少量多次追肥 , 一般追施3~5次 。


施肥: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 , 亩施尿素10千克 , 磷肥20千克 , 氯化钾10千克 , 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 。

发棵肥以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为宜;花前肥在4月中旬开花前追施 , 每亩用复合肥10公斤 。 此外 , 在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 增产效果好 。 合理灌水草莓对水分的要求很高 , 在潮湿地区 , 短暂的干旱也会造成减产 。


中耕: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 。


赛娃和美德莱特是两个大果型日照中性草莓新品种 。 这两个品种四季开花 , 月月结果 , 果大味美 , 品质甚佳 , 解决了草莓春季上市过分集中 , 而夏秋市场空缺的问题 , 实现了草莓的周年生产 , 是当前草莓生产中更新换代的理想品种 , 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草莓苗子土含沙量过大是不是也不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