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这是属于我们神舟十三号乘组的高光时刻 。 我们身后 , 是无数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中国航天人在托举和支撑着我们实现梦想 。
这是2021年11月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右)结束出舱任务
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关键技术之一 。 只有掌握了出舱技术 , 进行了出舱作业 , 才称得上真正的太空探索 。 2008年 , 我国首次实施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 ,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 此后 , 神舟十二号乘组又相继执行了两次出舱活动 。 2021年11月 , 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神舟十三号乘组手中 。
我们执行的这次飞行任务 , 从10月16日起飞、入轨、对接并进驻天和核心舱 , 到11月7日出舱前 , 不仅要转运工作和生活物资 , 安装调试几十台(套)设备 , 开展时限性要求严格的各种科学试验 , 还要在失重状态下进行舱外服操作预实验 , 一直到出舱前几天 , 我们还在反复练习这些动作 。 新一代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 作为目前世界上在轨使用的3种舱外服技术体系之一 , 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 , 性能优越 , 能很好地满足人体工效学要求 。
出舱活动定在北京时间11月7日下午 。 当天计划安排科学紧凑 。 我们三人的分工是:01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负责在机械臂上实施作业;02航天员——我要攀爬至作业点协同作业 , 并进行上下机械臂的工效学验证;03航天员叶光富负责在核心舱内提供支持 。 出舱活动设计时间为6—8小时 , 其间只能补充500毫升水 。
出舱当日 , 我们经过简单的卫生清理和进餐后 , 立即投入紧张的出舱前准备 , 包括舱内状态设置、舱外服状态设置、节点舱物品整理、出舱手册准备 , 快速进行一次出舱活动程序预想 。 在高度紧凑的工作节奏下 , 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 。
16时30分 , 我和指令长翟志刚进入天和核心舱节点舱 , 进入了舱外航天服 , 开始出舱活动前最后的“过闸段”准备 。 叶光富也在核心舱的机械臂操作台前就位 。
神舟十三号乘组
完成出舱作业 , 中国空间站建设又进一步
“打开出舱舱门 , 开始出舱活动 。 ”
18时51分 , 指令长翟志刚打开了天和节点舱舱门 , 开始出舱 。 这是指令长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 。 当他出舱后 , 向我们和地面自信地报告:“02、03 , 我是01 , 我已出舱 , 感觉良好 。 ”
我立刻心领神会地回复:“我是02 , 我一会儿出舱 , 感觉良好 。 ”叶光富也心有灵犀地回复:“我是03 , 我下次出舱 , 感觉良好 。 ”
这3个“感觉良好”很快就火遍了互联网 , 我们被网友们称为出差到中国空间站的“感觉良好乘组” 。 更有趣的是 , 地面曙光岗也回复了3次“曙光明白” 。 这段自信风趣的天地对话 , 展现了我们航天员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体科研人员无比的从容与自信 。
随后 , 指令长安装好脚限位器 , 我在舱口协助确认指令长上机械臂 , 转移此次出舱要安装的双臂组合转接件与悬挂装置 。 机械臂缓缓地离开出舱口移向作业点 , 我马上就要出舱了 。
20时28分 , 我从节点舱舱门出舱 , 稳稳地将双臂支撑在环形扶手上 , 身体完全处于浩瀚的太空 。 我激动地报告:“02已出舱!”地面曙光岗回复:“曙光明白 , 02你感觉怎么样?”我回复:“02感觉良好!”曙光回复:“曙光明白 。 ”随后地面飞控中心以及航天员支持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出舱那一瞬间 , 宇宙的美震撼了我 , 宇宙的深远始料未及 , 宇宙的静谧无法想象 , 那种感觉是从未体验过的神奇与美妙 。 飘出舱外那一刻 , 我的身体瞬间就飞了起来 , 我甚至在想 , 如果没有抓牢扶手 , 如果安全系绳挣脱连接 , 我会不会像个外星人一样飞向另一个星球 。 舱外的宇宙是那么地安静 , 如果不是听到同伴的呼叫 , 如果没有耳罩里从地面飞控中心不时传来的声音 , 我几乎忘记了外界的存在 , 全然融入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当中 。 那一刻 , 仿佛我不再是我 , 那一刻 , 又仿佛太空里只有一个我 。
推荐阅读
- 人类的祖先为什么没有驯服飞行动物,让它们成为坐骑?
- 中国发现全球最完整恐龙胚胎,像小鸡一样!想撸“龙”,能还原吗?
- 输入框的默认文字,我是跪着思考完的
- 银河系中心发现“酒精”!还有洗手液物质,大量有机物意味着什么?
- 人身上的虱子,从恐龙身上“跳跃”过来的?新研究揭示虱子进化史
- 请大家不要嘲笑我们的空间站发展
- 加拿大发现一具3万年前猛犸象的木乃伊,保存完好
- 距地7500光年的神秘现象,大质量恒星突然消失,在宇宙中找不到
- 这些生物同为长颈龙,为何有的脖子长,有的脖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