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梅:尝尽人生“五味子”
小乔 李吉斌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21年11月5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我国着名传染病专家,原解放军三○二医院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教授陈菊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5日9时20分逝世,享年96岁 。陈菊梅的二哥陈建元说:“菊梅是我国第一个发现中药五味子降酶作用的人,她的人生也像五味子,酸咸苦辣甜都在里头 。”
陈菊梅是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归国的医学女博士,87岁高龄仍然坚持工作,在传染病防治一线扎根63年,准确诊断了近60种感染性疾病,成功救治患者达数十万人 。
她是中国发现五味子降酶作用并应用到临床的第一人,首创成功救治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的“鞘内注射法”,独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方法被纳入《传染病诊疗规范》,先后领衔研制十余种肝病治疗新药 。
她为病人而科研,临床永远是她的课题来源 。她不接“红包”,不谋私利,把病人当作亲人,为病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以病人快乐为快乐,以病人幸福为幸福 。
新中国第一批传染病学留学生
陈菊梅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五,家境贫寒 。勤快的陈父先开打银店,后开酒坊,但因为养了三男二女,加上置办了一些房产,日子过得拮据 。
1925年,陈家在育有二子后,喜添一千金 。陈父选取“菊梅”二字,作为女儿的名字,取意“人如菊淡,品如梅清” 。
7岁时,陈菊梅进入私塾念书 。虽然偶尔有些淘气,但成绩一向非常好 。每天放学回家,她就埋头作业,完后还会帮家里做些家务 。
二哥陈建元回忆:“二妹小时候剪着齐耳短发,人很聪明秀气,读书很勤奋 。她的数学特别好,老师经常表扬她 。”
当时,民间流行订娃娃亲,许多女孩子到十几岁就要出嫁 。陈菊梅长到十多岁,陈家也开始考虑她的婚嫁大事 。但是,陈菊梅知道这事后,坚决不答应 。当时她说:“谁答应谁去,我肯定是不去的 。”她说自己要读书,不嫁人 。
这在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下,算是敢于抗争的了 。好在,陈家父母非常通情达理,做事民主 。陈建元说:“我爸也是个讲道理的人,菊梅不肯嫁人,他就继续支持她读书 。”
1946年,在老师的推荐下,陈菊梅考取了浙江医专 。1949年毕业后,她去了杭州一医院做实习医师,不久后,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 。
1953年3月,上海市在全市各大医院选招留苏学生,陈菊梅获得了单位的推荐 。她非常珍惜人生的第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特地请假一个星期复习迎考 。
在上海交通大学集中考试时,近一个上午的专业知识答题量,陈菊梅不到一个小时就答完了,第一个交卷走出考场 。当时,许多人都以为她交了“白卷” 。谁知成绩公布时,她和另一名男医生被录取 。
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为赴苏留学做语言准备期间,那名男医生遇到陈菊梅,惊讶地说:“我以为你交了‘白卷’,没想到,你也来了 。”陈菊梅笑着说:“你能来,我为什幺就不能来?”
父母得知陈菊梅要去前苏联留学三四年,接连拍了两封电报过去,反对她出国 。父母担心她去国外人生地不熟,吃不好,受不了,还担心她在外面有个病痛没人照料 。但她心里只想着上级交代的留学任务,几次写信来解释 。父母知道她的性子,最后还是同意了 。
1954年夏天,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传染病学留学生,陈菊梅赴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学博士学位 。在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里,她凭借顽强拼搏,全部功课的成绩达到满分5分,提前一年毕业 。她的导师告诉她,如果满分是6分的话,他们就给她打6分 。家里人知道了,非常高兴 。
“我宁愿摘掉身上的全部器官”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在传染病学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每年因肝病而丧命的人数高达几十万,甚至因此被国际上扣了一顶“肝炎大国”的帽子 。后来,新中国派出了第一批传染病学留学生,陈菊梅就是其中一员 。
陈菊梅在前苏联的列宁格勒医学院拿到传染病博士学位后,她返回祖国,投身研究 。当时国内的医疗手段还很落后,对肝病患者只能查肝功能正不正常,查不出具体的病毒,当时判定患者是否好转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转氨酶的高低 。于是,陈菊梅投入了攻克转氨酶居高不下的临床难关中 。由于夜以继日的研究导致劳累过度,她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她患上了肾小球肾炎,甚至严重到尿血 。而这个病,最忌讳的就是劳累,急一点累一点,都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
疾病影响了研究工作,“狠人”陈菊梅想了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外人看起来极其“疯狂”:将身上一切有可能引发炎症的病灶清除 。为此,她切掉了自己的阑尾,摘掉了扁桃体 。后来更是分三次,把满口牙齿都拔光了 。那一年,她刚刚47岁 。没有“后顾之忧”,随之而来的是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努力有了结果 。
陈菊梅不仅成功研制出降低转氨酶的药物,还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左右 。除了肝炎以外,作为传染病学专家,陈菊梅更是诊断了近60种感染性疾病,救治患者达数十万人 。
那些在当时看起来“天方夜谭”的事,她都做到了 。她曾经说过:“为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我宁愿摘掉身上的全部器官 。”仿佛“壮士断腕”般勇猛决绝,这种胆识和气魄,贯穿了她的一生 。
“就算83岁了,我也是一名战士”
作为传染病学专家,陈菊梅有很多成就和贡献 。但她对自己的定义始终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 。”67年的行医生涯,她从未缺席过一场“战斗” 。每次遇到重大疾病、灾情,总能看到她奋战在第一线的身影 。2003年非典暴发,她敏锐察觉防疫工作迫在眉睫,几天几夜没合眼,紧急编写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开辟专业杂志的第一个“非典”专栏,向大众讲解如何预防“非典” 。同时,更是深入隔离病房,组织专家会诊 。那一年她78岁 。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原解放军三○二医院遵照统一部署,先后抽组1个医疗队和6个防治队奔赴一线,面向灾区群众和救灾部队执行疫病防治任务 。当时83岁高龄的陈菊梅主动请缨,要求亲自到灾区了解情况 。院领导劝她不要去,她却说:“我同传染病打了一辈子交道,有经验 。”
震后的城镇满目疮痍,在废墟上的一个满头银发的身影特别显眼 。战士们看着陈菊梅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瓦砾堆上忙碌,便找来一根木棍给她 。她拍了拍身上的军装,笑着说:“看到了吗,小伙子,就算我83岁,也是战士!用不着拐棍!”
5月的蜀地气候潮湿而闷热,稍一活动,汗水就让厚实的迷彩服箍在了身上 。“陈教授,您别累着,换件衣服再走吧”,怕老教授中暑,同行的原解放军三○二医院政治部主任杨清仁建议道 。陈菊梅摇摇头,她不搞特殊化 。伙食只有面条,简单的一碗,没有任何调味 。她吃得很快,一会儿还要继续深入重灾区做实地调查呢 。
“不到一线看一看,我就不放心,就没有发言权 。”她与几位将军一道,走遍了北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到了北川县城、老北川中学、擂鼓镇、汉旺镇等废墟现场,查看部队营区、灾民安置点和消杀作业现场,对卫生防疫机制和环境消毒等进行了全面评估 。陈菊梅运用一辈子积累的传染病防治经验,对灾后可能发生的疫病进行科学预测和客观分析,提出了“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三项重要的防控建议,主持编写了《地震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指南》《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治手册》等书籍,下发到灾区医疗队、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手中,为灾区医院预防院内感染,确保灾区不暴发传染病提供了科学指导 。
2010年,86岁的陈菊梅被诊断患了帕金森病 。不仅手臂肌肉萎缩、变细,还时常会因此摔跤,导致半边身子活动都不太利索 。对此,她常常对同事开玩笑似地说:“我今天又摔跤了,各种摔跤姿势都试过了!”即便如此,她仍然一周五天坚持出诊 。后来,她不能走路了,就坐车去上班,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出现在办公楼下 。就这样坚持了5年后,91岁的陈菊梅才正式退休 。
“我离不开病人”
2011年11月的一天,自动叫号系统悦耳的女声已经响过多遍,无人应答 。护士长走进诊室:“陈教授,叫了好几遍也不见个人影,要不把这个号作废了吧!”陈菊梅想了想:“等等吧,先看下一个 。”
中午11点30分,送走了今天预约的最后一位病人,护士长进来准备关电脑,劝道:“病人还是联系不上,今天估计不能来了,您下班回去吧!”陈菊梅摇了摇头:“再等等,患者挂一次专家号不容易,可能有什幺事耽误了,我再多等一会儿 。”
中午12点40分,一位满头大汗的小伙子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五诊室,气喘吁吁地说:“谢天谢地,陈教授,您还没下班……”原来,他刚出门车就坏在了路上,手机也没电了 。面对一脸愧疚的病人,陈菊梅轻声安慰他:“不着急,先擦擦汗,坐下歇歇 。以后来复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一定等你 。”
面对患者,陈菊梅总是态度和蔼,细致耐心 。
每一个周四的7点40分,87岁高龄的陈菊梅都会准时坐在原解放军三○二医院五号专家诊室,等待迎接第一位患者 。提前20分钟,是为了事先做好准备,不耽误患者就诊时间 。
当老病号们来院复诊时看到陈菊梅还在,心里除了踏实还有疑惑:陈教授怎幺还没退休?特别是陈菊梅患上了帕金森病后,望着曾经步伐矫健的她一步步挪进诊室坚持出诊时,患者和同事们心里既心酸又感动 。
陈菊梅的回答很简单:“我离不开病人 。”原解放军三○二医院院长吕吉云感慨地说:陈菊梅教授在传染病防治一线工作了63年,可以说把生命和青春都献给了传染病防治事业 。如果让她离开病人,她心里一定会“憋得慌” 。
陈菊梅的门诊一天定量是十个号,但往往会变成十七八个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患者太多了,她只好尽可能多地加几个 。因为怕上洗手间耽误患者就诊时间,陈菊梅一上午通常不喝一口水,也不离开诊室一步 。但毕竟出诊时间有限,尤其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陈菊梅不得将一些患者委托给其他医生诊治 。
涉及到患者的事情,陈菊梅的态度永远认真 。原解放军三○二医院军人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张文瑾就收到过这样一张字条,上面工整的字体写着:张文瑾主任,将这位病人移交给你诊治,请妥善安排,陈菊梅 。看着老教授的字迹,张文瑾觉得,手里这张轻轻的字条不只是前辈的一句嘱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活着不愿出名,死了不需留名
据采访过陈菊梅教授的采访人员说,采访她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因为几乎每次采访,她都想各种办法“谢绝” 。
英国的《名人传记》《剑桥大学名人录》等多次想为她宣传,都被她拒绝了 。医院想用她的名字命名花园,她不愿意:“我活着,不愿意出名,能为病人服务就很快乐;死了,更不希望为自己留名 。我喜欢安安静静地做事,不愿用我的名字命名……”有人想为她写传记,她说:“我只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工作,都是些凡人小事,根本不值得宣扬 。”“建议你们多宣传些年轻人,他们干得不比我们差 。宣传他们更合适……”就和她的名字一样,她既有梅的坚韧勇敢,又有菊的淡然超脱 。她从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幺伟大的事,而认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而已 。
如今,她安安静静地离开了,就像她生前说的那样 。她叮嘱家人不要举行告别仪式,她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首都医科大学 。一生做好一件事——当个好医生 。她将自己的一生,精神和肉体,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
【陈菊梅:尝尽人生“五味子”】所以,一个人能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贡献到什幺程度?我相信答案就是陈菊梅,她值得我们铭记 。编辑/张秋洪
推荐阅读
- 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句子
- 表达维护友情句子
- 竹制品销售口号
- 家纺布艺产品宣传口号:艺术人生美妙生活
- 人生三大恨事是哪三件
- 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短句
- 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
- 书城推广语
- 手表广告口号
- 关于人生觉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