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属于什么科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马斯洛根据低层次和高层次的理论基础 , 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 但每种需要的迫切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 。
而人最迫切的需求是激励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
第二 , 五个层次的需求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是产品分析 , 尤其是用户需求挖掘最常用的需求分析模型 。设计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匹配不同的需求层次 。
根据分析模型指出 , 人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 才会进一步考虑自己的私欲 。
就像沙漠缺水一样 , 人的潜意识反应是为了生存 , 而不是去观光 。在最低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 其他任何需求都不能插队 。
毕竟在这种场景下 , 解渴就是最高需求!
-在沙漠里 , 水是唯一的需求 。
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指自我生存最基本的需求 , 包括性、食物、水、睡眠、空气 。
这一层需求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最强大动力 , 也是其他需求的最低基础 。
举例:溺水时 , 空气是生存的唯一需要 。这个时候 , 归属感、尊重感、自我实现感完全不重要;
产品案例:当人饥饿时 , 会考虑觅食行为 。饿了么、美团外卖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受到用户青睐(当然懒惰也是一大因素) 。
正是因为满足了最低的需求 , 这类产品的寿命才最长 。
左图是外卖 , 右图是饿了么 。
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指自己对安全、秩序、健康、资源、免于恐惧、威胁和痛苦的需要 。
举例:战时 , 如果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 就会开始向往和平;失业时希望获得就业机会等等;
【心理学属于什么科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案例:理财产品隐藏金额、登录时的密码、卡片圆角、手机圆角、桌角的防撞海绵都是为了安全而设计的 。
除了以上正面体现安全性的方案 , 产品的安全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体现 。
比如退出按钮的强提示或秒提示、安全验证操作都采用了“防误”和“中断机制”来保证用户使用产品时的安全 。
左图为支付宝隐藏金额 , 右图为IOS短信弹出框第二次强提示 。
3.归属感和爱是指个体希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 需要属于某个群体 , 并在群体中享有相对地位 。
这一级别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
一种是对爱情的需要 , 即每个人都需要伴侣间和谐的关系 , 希望保持真诚的友谊;
另一个是归属感的需要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 , 骨子里有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感 , 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更高层次的需求 。
相关的例子主要表现在多一点社交:
例子:交朋友 , 找到真爱;
产品案例:归属和爱映射成产品 , 也就是社交 , 可以细分为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 , 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 。 , 相关产品也层出不穷 。
比如Tik Tok的内容社交 , 陌生人社交 , 微信熟人社交 , 支付宝的金融社交 , 都是建立在归属和爱的基础上 , 也就是社交 , 这是人类群体永恒的主题 。
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毕竟因为永远的需求 , 只要做好了 , 总是可以做好的 。
左图为支付宝消息页面 , 右图为微信消息页面 。
说到归属和爱 , 我得多说两句:
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提倡“以用户为中心” , 听起来很玄乎 。其实说白了就是“爱上用户” 。
产品做得越好 , 越受关注 , 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越高 , 归属感越强 。
所以市面上很多产品都会在细节上做人性化的打磨 , 比如天冷的时候多加衣服 , 晚上熬夜 , 辛苦一天后好好休息...这些内容听起来像是男朋友关心女朋友的话吗?
相对而言 , 最好的“关怀”方式是“情感设计”:社交需求的本质其实是人对情感的一种获取 , 而社交产品能做的就是帮助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努力在某些方面引起用户的共鸣 , 让用户感受到归属感和爱 。
就像H5年终总结 , 空白导页 , 404页 , 年底各大平台的公益设计 , 这些都是感性设计 。
4.尊重需求(尊重需求)从这个层面开始 , 就已经涉及到更高层次的需求 , 比如成就、名望、地位、荣誉 。此外 , 尊重需求不仅包括个体的内在超越 , 还包括对自我外在认同的追求 。
例子:在父母朋友面前不断努力 , 试图证明自己的优秀和与众不同 , 希望被打动和欣赏;
案例:尊重和被尊重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中 , 所以尊重的需求被严格地隐藏在社会需求中 。
所以大部分社交产品都会包含被个人或他人尊重的场景 , 比如成就墙、排行榜、会员身份识别、等级特权、特殊挂件等 。
其中 , 会员制是一个特例 。是一种付出后才能享受到的尊重和满足 , 也就是花钱买尊重 。
各级QQ成员的标志
5.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 不断完善自己 , 挑战一切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物 , 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
这是人的心理状态得到充分满足时的一种崇高表现 , 其特征是短暂的“高峰体验” 。
这种体验只有在完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后才能深刻体会 。简单的理解 , 是获得“成就感”时 , 一种很短暂却耐人寻味的感觉 。
举例:运动员不断超越身体极限 , 一是创造社会价值 , 二是超越自我 , 这是追求和实现梦想的一种精神追求;
产品案例:Tik Tok和网易云音乐都是后起之秀 。为什么会受到庞大用户的青睐?他们只是满足前四个要求吗?显然不是 。
对比一些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 , 比如饿了么、美团外卖、滴滴 , 只有在用户有基本需求刺激时才会使用 , 而自我实现更多体现在创意和想象力的满足上 , 这些都体现在精神层面 。
就像Tik Tok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一样 , 蚂蚁森林是对公益的免费贡献 , 甚至拍照、视频vlog也是一种展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
左图为网易云音乐 , 右图为Tik Tok 。
以上自我实现在大方向得到满足 , 自我实现也可以在一些小方向得到满足 。比如赞美是基于社交需要 , 传递朋友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 从而获得成就感 。
所以 , 一个产品想要成功 , 就无法避免用户在精神层面上的自我追求 。它是一个产品的灵魂 , 就像一个设计系统的价值体现需要由一个品牌来塑造一样:
看小了 , 品牌可以直接从精神层面传达产品的态度 。比如 , 网易云将音乐和社交相结合 , 满足更多免费音乐人的创意分享;Tik Tok将娱乐和分享结合在一起 , 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爱好和追求 。
比如苹果、谷歌这样的大企业 , 不仅仅是一个手机、系统企业 , 他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不断努力“为全球用户寻求更高效、更舒适的体验方式” 。
苹果IOS iOS设计规范的三个设计主题:清晰、尊重、深度 。
但有些产品的初衷是“自我实现” 。虽然本质上符合需求层次理论 , 但始终是昙花一现 。
这些产品可能对未来有很大的价值 , 但对于目前来说 , 用户只是获得了片刻的快感 , 然后就止步不前了 。
辩证地说 , 仅仅基于这种需求创造出来的产品 , 不一定能长久生存 , 但一定会在短时间内爆发的最快 , 目的是赚取短期价值 。
比如前几年大火的“AI变脸” , 用户体验新鲜感 , 以至于一夜之间爆发了上万的流量 。然而 , 当用户的新鲜感过去后 , 产品流量就会开始急剧下降 , 甚至消失 , 这样的技术在法律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
所以从根本上看这类产品 , 可以说在没有保证用户安全需求的情况下 , 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是不稳固的 。
三 , 需求理论的特点1.需求是分层次的 。通过五种需求的递进关系 , 不难看出 , 底层的需求越多 , 原始属性越强 , 而顶层的需求越多 , 层级的社会属性越强 , 在最高层已经开始上升到精神层面 。
所以 , 越是接近底层需求 , 越是刚需 。比如饿了么 , 美团就是一个底层需求的产品 。
试想 , 人吃饱了还会想着觅食吗?显然不是 。
俗话说“捂着肚子想着色欲” , 当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 , 人就会开始贪婪地往上爬 , 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 。
2.需求越低 , 生存时间越长 。社会环境动荡 , 人的需求“随风摇摆” , 但无论如何动摇 , 底层的需求总是稳定的 。
因此 , 围绕底层需求创建的工具可能粘性不高 , 但一定是存活时间最长的产品 。
就像觅食和交配一样 , 这些都是本能行为 , 属于最低需求 。
毫不夸张地说 , 从地球上第一个有机生命诞生开始 , 这些底层需求就一直存在 , 未来也将保持不变 。
3.需求越高 , 感情驱动越明显 。艾的变脸产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们受市场趋势的影响来使用它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开始下降 。
毕竟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 , 基本生存能力无法保证 。更何况 , 需求层次越高 , 就越倾向于精神层面 , 就会不断升级 , 逐渐“贪婪” 。
十九世纪 , 人们渴望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 , 于是马车诞生了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人们不满足于现在的速度 , 希望有更高效的出行方式 , 于是汽车和飞机相继诞生 。
到了现代 , 人们不满足于汽车和飞机的速度 , 于是有了磁悬浮、新干线等更快的速度 。
纵观历史发展可以发现 , 出行是一种基本需求 , 但人们的“更快的速度”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 就像汽车诞生后 , 没有人用马车代替步行一样 。
从马车到汽车再到磁悬浮 , 人们对速度的渴望是无止境的 。
这是因为人的精神层面会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 是由感情和欲望驱动的 。这也是科学不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 就是对一切的不满足 , 造就了今天的时代繁荣 。
第四 , 需求理论的弊端按照“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理论 , 在旧社会是毫无疑问的 。但人是主观存在物 , 理论无法当场讨论需求的所有特征 。
比如需求的层次可能并不是以递进的方式来满足的 , 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社会功能不断发展完善 , 导致物质充足的时代 , 这个理论已经逐渐不适应了 。
此外 , 需求的演变不仅与自身密切相关 , 还受到外界的影响 。
比如 , 在文化、宗教、习俗的影响下 , 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价值观 , 甚至会出现由高层次向低层次转变的情况;如前所述 , 现代女生为了追求体型 , 愿意主动放弃底层的饱腹感需求 , 目的是为了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
一个相关的例子是孔融让梨 , 受文化影响 , 导致孔融放弃大梨 , 追求更高的无私奉献;圣雄甘地试图通过绝食来影响人们 , 等等 。
这些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相应变化的需求层次 。
1.需求在同一层面上是衍生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关注了各层次需求之间的纵向关系 , 却忽略了在某些前提条件下 , 需求之间会有很多横向关系 。
比如微信1.0刚出来的时候 , 只是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 , 也就是简单的文字聊天 , 而不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便利 , 也就是语音电话或者视频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 ,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类型 , 微信不断在产品中加入各种新功能 , 如语音转文字、拍一拍等 。未来甚至可以考虑像QQ一样加入拖拽语音进度条的功能 。
你看这些需求 , 其实都是在同一个层次上不断衍生出来的需求 。
正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在同一个层面上与时俱进 , 产品更新的频率才会比用户需求产生的频率慢 , 这也是产品必须通过快速迭代来满足用户的主要原因之一 。
2.需求不断堆积 。需求不会因为要实现上层需求而跑下层需求 , 也不会因为满足下层需求实现上层需求而忽略它 。
这些递进的需求更像是一种共生关系 , 此起彼伏 , 不断向前 。
就像微信功能的多样化 , 从文字聊天到语音聊天再到视频聊天 , 其实每个功能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衍生需求的产生和满足 。
但在某些情况下 , 这样的叠加如果不加以约束 , 就会导致“臃肿”现象 , 这也是需求叠加的弊端之一 。
这种现象在B端产品中尤为明显 , 各个功能模块的重叠导致数据重复冗余 , 最终产品越来越难以使用 。
3.需求应该是敏捷的 。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简单理解 , 只有当最低层次得到100%的满足 , 才能实现下一层次的需求 。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当生理需求达到50%时 , 也许会考虑10%的安全需求 。
就像孩子们饿了 , 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寻找食物 。然而 , 当他们吃到一半时 , 他们会尝试玩玩具来满足其他需求 。
这样的需求不断叠加 , 向前发展的形式就像精益创业中提到的小步快走 , 不断迭代的模式 。
它不会像瀑布一样依次前进 , 而是在前者不满足的时候 , 开始产生一定的迹象 , 这样才能更快的前进 。
这就像是消费者在购物节购买的行为 。知道买这么多东西可能没必要 , 但考虑到以后会用到 , 就一起买了 。反正有满减促销 。
“未来使用”的想法是在现有需求没有完全满足的前提下提前诞生的 。
需求的灵活性
4.需求的来源很复杂 。简单理解需求 , 其实无非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 , 即需求来源于欲望 , 是自发产生的 。
但这并不是需求的唯一来源 , 比如社会制度、企业战略、时间因素、资源、规则、流程都是可以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
甚至有很多诉求由于技术壁垒无法突破 , 只能退而求其次配合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目的 。
5.需求水平正在跃升 。跳跃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即跳跃是指“需求可以从生理需求直接上升到社会需求 , 甚至直接上升到自我实现的层面”(当然需求也可以向下跳跃) 。
比如电商产品 , 一开始只是满足了用户网购的需求 。随着产品越来越完善 , 用户不满足于现在 , 衍生出更多不同层次的细分需求 , 比如金融细分、公益细分等等 。
所以 , 需求的满足并不一定要遵循1-2-3的递进顺序 , 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出现1-3-5-2的无序 , 还有前面提到的“女生追求体型”和“圣雄甘地绝食” 。这些例子也能反映出需求的跳跃式 。
所以马斯洛的需求在当时可能是适用的 , 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 , 需求的层级概念会逐渐模糊 。
作为后世的传承者 , 我们需要更加理性的看待这部理论著作 , 借用现时代的背景知识 , 并加以优化 , 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和使用 。
毕竟人性如此多变 , 旧的一成不变的分析模式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
要想让它不断创新 ,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不断超越前者 , 才能让它不断适应时代 , 为时代所用 。
动词 (verb的缩写)摘要虽然有这么多的弊端和不足 , 但总的来说 , 马斯洛的理论价值还是巨大的 。最起码指出了人的需求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 基本符合人的需求发展的正常规律 。
况且 , 如果没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基础 , 就不会有当今世界丰富多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 。
言归正传 , 一个产品要想成功 , 必须深谙人性 , 必须能够持续稳定地保持用户粘性 , 即持续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
根据“福格行为模型”的描述 , 用户的“行为”只能由“动机”和“能力”的共同作用产生:
福格行为模型
至于动机 , 无非是用户的行为是由欲望驱动的 。用户对自己想要的产品无能为力 , 但可以做出相应的引导 。
同属于人文力量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洞察人性》中揭示 , 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因为人性是人的根本诉求:
这些诉求会主导人的行为 , 设计师发现和理解诉求的过程 , 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洞察 。
该书指出: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的关键 , 是一个人实现自己根本诉求的方式 。试图发现并挖掘出行为背后的原因 , 是设计师在挖掘需求时应该做的事情 。
除了引导行为动机 , 设计师还需要在产品中放置“触发器” , 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 , 即“通过触发器简化能力(杠杆原理)” 。
这样才能配合动机促进用户行为的生成 , 最终达到满足用户根本诉求的目的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做产品不是发明需求 , 而是发现用户的行为 , 然后把这些行为挖掘到被子的根本诉求 , 也就是人的动机 。
毕竟在人的动机面前 , 产品只是提供了一个与动机相协调的视觉触发器 。
辩证地看马斯洛理论 , 它的出现是一种背离社会规律和人类发展历史实践的需求结构 。
正如马斯洛自己后来认为的:
“某些需求一旦得到满足 , 就不能成为刺激人行为的原因 , 于是被其他需求所替代” 。
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理论 , 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 , 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产生的纯粹需求 。
最后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供了一个探索人性的窗口 , 让设计师了解需求的递进关系和优先顺序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用户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 他们的需求会逐渐多元化 , 向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 。
像原始社会那样简单 , 等级递进关系只存在于过去 , 各种外在因素使得需求向更不稳定但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
设计师要做的就是保持初心 , 在寻找的过程中不断把产品做的越来越好 , 把用户体验设计的越来越好 , 这就是对职业最大的贡献 。
只是上面家的话 。如有不妥 , 请指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