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藏族舞蹈的文化
藏族文化里面的舞蹈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 后期通过民族融合 , 更是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 , 相互影响 , 逐渐形成现在极具风格特色的藏族舞蹈 。跟其他大多数民族一样 , 藏族舞蹈通常也来自于生活 。下面就来探索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发展 。
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 。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藏式长袍) , 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顺边”的美;而虔诚的宗教心理 , 则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 。除前述寺庙舞蹈“羌姆”外 , 典型的舞蹈还有:“谐”、“果日谐”、“卓”以及“热巴”等 。
“谐”(歌舞之意):也叫“叶” , 俗称“弦子” , 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为典型 , 属于农区的舞蹈形式 。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张议潮出巡图》的仪仗中 , 数名汉族女子拂动长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近似 , 可见汉藏文化交流历史之久远 。“果日谐”(意为“围圈歌舞”):流传于西藏的日喀则、山南等地 。
【惟妙惟肖的藏族舞蹈的文化】参加者围成大的圆圈 , 随着领舞者边歌边舞 , 沿顺时针方向前进 。“卓”(意为“舞蹈”):俗称“锅庄” , 是流传于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歌舞形式 。其舞蹈名称、曲调与动作风格因地区而异 。表演者通过舞蹈体现出他们的宗教心理 。“热巴”:“热巴”一词 , 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 。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 , 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 , 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 , 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 , 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 , 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 , 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
西藏山南地区的舞蹈 , 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 , 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 。《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 , 上千年来 , 祭祀活动的延续 , 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 。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 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 , 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着 , 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 , 而且附有木制长柄 , 斜插于身后 。
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 , 历史悠久的“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 。藏戏曲调高亢 , 舞蹈性强 ,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 , 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 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 。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 , 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民间音乐 , 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
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 , 人们在祭祀礼仪中 , 创编了使用各种神只面具 , 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 。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藏传佛教黄教教派所采用 , 称其为《羌姆》 。《羌姆》舞蹈多由《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 。在表演时 , 很少歌唱 , 气氛庄严、肃穆 。
每逢重大宗教节日 , 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 。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 , 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 , 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 , 揭开序幕 。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有时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等 。
推荐阅读
- 蛋糕在家的做法
- 瑶族新年,瑶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 东巴纸是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 你所不知的彝族火把节文化背景
- 元大都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 很有武侠风的游戏名字 文艺武侠游戏名字
- 比较文艺范的游戏名字 游戏名字文艺唯美
- 关于亲人美好祝愿的简短句子
- 团队励志的口号
- 表示祝愿的古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