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称呼:臭老九的由来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很有名的文革 , 当时的知识分子被所有的势力打压 。当时所谓的知识分子也被人看作是爱摆架子 , 他们也被称之为臭老九 。
【关于称呼:臭老九的由来】那么 , 本期民间故事带你了解一下臭老九的由来 。
在元朝的时候 , 这个游猎民族初占中原 , 原来没文化的原始感觉使他们很自卑 , 最最怕那些个文诌诌的读书人看不起 , 于是就把天下各行各业分了个三六九等 。一脚把知识分子踢到了倒数第二级 。使这样分的 。
“老九”这两个字就颇令人费解了 。这要从蒙元时期的等级制社会说起 。蒙元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 从始至终 , 蒙元政府依据其社会地位的差别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高低贵贱不同的等级 , 就象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 。顾名思义 , 老九就是第九等人 , 也就是说在社会等级上被划分为第九个等次 。那是一个绝望的等次啊!
而到了“文革”时期 , 一小撮儿极左思想的人还不满足 , 认为仅此不足以表达他对知识分子的蔑视厌恶之情 , 将这个早已消弭的概念死灰复燃般又揪出来并加以升级 , 就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 , 那是一个更绝望的等次 。
一、官(政府官员) 。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 。三、僧(佛教僧侣) 。四、道(道教道士) 。五、医(医生) 。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七、匠(低级手工技术 。九、儒(知识分子) 。十、丐(乞丐) 。
从建国初期开始 , 就有“地(主)、富(农)、反(革命)、坏(人)、右(派)”的说法 , 这五类人属于专政、改造的对象 。而文革开始后 , 又有“叛徒、特务、走资派”也成为专政、改造的对象 。随着文革的深入 , 知识分子也成为改造对象 。
从而知识分子排在了“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的第九位 , 加上当时公认知识分子爱摆“臭架子” , 所以就把知识分子称为“臭老九”了 。
推荐阅读
- 民间传说:关于青烟妖怪的故事
- 民间关于蛇的传说,你听过吗
- 关于李时珍的传说故事
- 关于学习的故事,囊萤映雪的典故
- 望子成龙的句子 关于望子成龙的句子
- 关于田螺姑娘的民间传说
- 隐忍情绪的句子 关于隐忍住自己情绪的句子有哪些?
- 关于怀念老同学的句子
- 朋友圈关于成功的句子
- 关于积极向上微笑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