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中的古羌族在什么地方?

【古代文化中的古羌族在什么地方?】古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 自称“日麦”、“尔玛” , 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 , 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 , 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 , 与当地土着融合 , 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 。那么 , 古代文化中的古羌族在什么地方呢?随本期的羌族文化一起去看看吧 。
迄今为止 ,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 , 即“羌” , 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 , 西戎牧羊人也 , 从人从羊 , 羊亦声 。”羌 , 属他称 , 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 , 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 , 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 , 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
古代羌人分布极广 , 岷江上游是古羌人分布的重要地区 。史前时期传说时代的大禹便出生于这一带 , 其后的有文字以来的史籍均载这一地区为羌人所居 , 这些便是冉马尨为主的羌人 。这部分羌人逐渐融合了从川、甘、青等地各个不同时代迁来川西北的邓至、岩昌、白马、白狗、党项等诸羌人 , 以及少部分已分化为其他民族后又迁入该地的吐蕃等少数民族和秦汉以来迁入的部分汉族而形成了现今的羌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