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冬至一阳生”是啥意思?冬至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吗?

需天文,地理,历法,六十四卦,阴阳五行等理论知识的阐述,才能解释清楚

其他网友观点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冬节”,在古代民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现在很多地方冬至节日气氛不浓,都仅是保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但在广东,冬至仍是重要的节日,尤其是潮汕地区,更是认为“冬大过年”,“冬节丸,一食就过年”,这与冬至“一阳生”的传统说法正好契合 。


农村俗语“冬至一阳生”是啥意思?冬至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吗?

文章插图

那么为什么会认为冬至节是新岁实始呢?

从自然天文的角度看,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也称冬至点),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因而北半球的阳光直射角度也最为倾斜,而且越靠北方角度越是倾斜,所以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在冬至这一天,自然是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过了冬至后,阳光直射点逐渐向北,于是黑夜越来越短,白天越来越长,天地阳气回升,因此说“春生冬至时”,“冬至一阳生” 。


农村俗语“冬至一阳生”是啥意思?冬至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吗?

文章插图

古人认为万物分阴阳,天与人也不例外,在天时方面,一年中的冬至、一月中的朔旦、一日中的子时,均为阴极阳生之候,而天人合一,人们也应利用“一阳生”来激发身体阳气上升,通过各种养生手段来益气补阳、调和气血 。

虽然冬至日北半球接受的阳光热量最少,但这一天却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古语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意思是“三九天”是全年最冷的,“三九天”是从冬至开始计算的第三个九天,冬至开始,虽然我国接受阳光越来越多,但是地球的地面和大气层吸收的热量依然跟不上散热量,所以气温还是继续下降,一直到“三九天”,地面的吸热量和散热量才达到平衡点,“三九天”过后,地面吸热大于散热,气温也就开始回升了 。

今天刚好是冬至,不知您是否也在体察冬至的变化?又有什么感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


农村俗语“冬至一阳生”是啥意思?冬至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吗?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农村俗语“冬至一阳生”是啥意思?冬至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吗?】第一问、应该是冬至~春分 。第二问、冬至节气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冷的时候是每年的“三九”节气(三九指每年的三九节气,也包括二九、三九、四九,三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之外的节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