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广东有这样一位“疯狂”的老板 , 虽然已年过六旬 , 但做的事却超乎想象 。 他本是渔业的门外汉 , 却独自跑到澜沧江小湾水库养起了鱼 , 一口气投放6000余万尾鲢鳙鱼苗 , 三年内累计耗费1亿多元 , 但始终未捕上一条鱼 。
在困难时期 , 员工纷纷辞职 , 股东相继退股 , 但他还是一口气咬牙坚持了下来 。 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 , 捕捞队开始采用“赶、拦、刺、张”的联合捕鱼法 , 这才成功捕到了鱼 。 仅仅凭借卖鱼这一项业务 , 该老板每年收入3000多万元 , 他也因此成了在澜沧江养鱼的第一人 。
澜沧江养鱼第一人这位顽固的“养鱼人”名叫何杰秋 , 广东佛山人 。
2008年 , 何杰秋来到澜沧江中游的小湾库区考察 , 一眼就相中了这里的好水 。 小湾水库是澜沧江干流上的“龙头水库” , 库区水面接近200平方公里 , 总库容达151.3亿m3 , 非常适合放养渔业资源 。
2017年 , 在何杰秋的一手打造下 , 小湾水库已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鱼库” 。 从这里出水的鲢鳙个头大 , 野性足 , 肉质鲜 , 品质好 , 深受国内外市场追捧 。 据统计 , 当年鲢鳙的销售产值已突破3000万元 , 库区也成为了云南有名的“聚宝盆” 。
时间回到2006年 , 当时的何杰秋正在经历下岗潮 。 在转行养鱼之前 , 何杰秋本是一名钢铁商人 , 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 手下还有不少的员工 。 但不巧的是 , 2006年我国钢铁产业开始结构性调整 , 一大批产能落后的钢铁厂被淘汰 , 2007年前累计淘汰了5500万吨落后的炼钢能力 。
何杰秋因此退出了钢铁行业 , 准备到其他行业谋出路 。 2008年 , 云南省农业厅抛来橄榄枝 , 当地农业局计划通过招商引资 , 在澜沧江的小湾库区大力发展生态渔业 。
得知消息的何杰秋格外兴奋 , 一眼就认定小湾水库的养鱼项目是一块“肥肉”!
首先 , 库区的面积很大 。 水库的宽度有500多米 , 水深300多米 , 两坝之间的库区长达340公里 , 养殖面积广阔 , 渔业规模不可估量 。
其次 , 库区水质优良 。 水源是澜沧江的天然江水 , 生物饵料丰富 , 溶解氧含量可达5mg/L 。 据测定 , 库区每方水体含沙约1.26公斤 , 多年平均输沙量5000万吨 , 但经过沉降净化后 , 泥沙完全不会影响中上层的水质 。
最后 , 库区的水温也非常稳定 。 小湾库区属于分层型水库 , 夏季表层水温稳定在25℃左右 , 冬季则在16℃左右 , 一年四季都适合鲢鱼和鳙鱼的生长 。
何杰秋意识到 , 凭借库区的天然环境 , 完全能做到“人放天养”的供给平衡 。 说干就干 , 于是何杰秋便做起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3年投入上亿元 , 鱼群却集体失踪2008年6月 , 何杰秋与农业局签订合作协议 , 正式投身到了澜沧江小湾水库的养鱼项目 。
初次养鱼 , 何杰秋就“出手不凡” , 一次性投入了1000多万元 , 几乎把云南的鲢鳙鱼苗全买光了 。 据统计 , 这批鱼苗约有6000万尾 , 规格大小不一 , 其中一部分鱼苗还要靠广东、湖南等外省补给 。 6000万尾鱼苗是什么概念?一条鱼按照100克的规格来计算 , 这批鱼苗的重量足足有6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