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猪病该怎样治疗?

你好,下面我就说说猪蓝耳病的主要表现和治疗,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仅供参考!

【蓝耳猪病该怎样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为有囊膜呈20面体或球形的RNA病毒 。猪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惟一宿主,易感猪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患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等三大特征 。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通过粪、尿、鼻液、精液等排毒.时间长达23月 。引入带毒感染猪,与易感猪群混养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从病猪鼻腔、粪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PRRSV),感染猪在临床症状消失8周后仍可排毒,且PRRSV可在猪上呼吸道和扁桃体存活相当长时间(≥5个月) 。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饲料和饮水、死产胎儿、胎衣及子宫排泄物中均含有PRRSV 。

2、传播途径

本病传播呈多路性的特点,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 。高致病性蓝耳病虽可通过空气传播但较少见 。引入带毒猪仍是该病侵入猪群并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

特征:高度接触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接种等多种途径感染发病,感染病毒后2~14周即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而受到感染 。

3、易感动物

猪是PRRSV的主要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 。生长猪和育肥猪症状较为温和,母猪和仔猪症状较为严重 。饲养环境恶劣,如拥挤、高温、通风不良、营养不全等均可诱发该病 。

二、流行特点

接触传染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 。在全球许多国家中呈地方性流行 。传播速度很快,一旦感染即可迅速传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尤以恶劣气候条件下多发 。在同一猪场内暴发停息后,又易再度暴发,且发病率显著增高 。大流行后隐性感染病例增多,无临诊症状患猪也可传播本病,并持续数月 。未感染PRRSV地区一旦发生该病,传播速度很快,且常出现持续感染 。感染仔猪死亡率可高达70%~80% 。

三、临床症状

1、母猪繁殖障碍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部分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部发绀,尤以耳尖最为常见 。出现症状后,多数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弱仔,死产率可达80%~100% 。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

2、仔猪死亡率高

哺乳仔猪一旦感染该病,死亡率可高达70%~80%以上 。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仔猪多在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 。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济失调、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 。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部分腹泻,出现关节炎、皮肤斑点等症状 。

3、育肥猪呼吸道症状

育肥猪感染该病后,一般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不振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部分病猪流少量黏鼻液 。无继发感染,病猪死亡率较低 。四、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皮色蜡黄,鼻孔、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胸腹腔积液;肺部大理石状病变,肝肿大,胃出血水肿,心内膜充血 。肾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 。仔猪、育成猪常见眼睑及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水肿 。

五、防控措施

仔猪

仔猪断奶后首免,剂量为2mL 。该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首免后1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 。

母猪

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仔猪;以后于怀孕母猪分娩前1个月进行1次加强免疫 。

种公猪

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仔猪;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2mL 。

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饮用清洁饮水,夏、秋高温、高湿季节搞好防暑降温和消灭蚊蝇工作 。发病期间,建议适当少喂或不喂高能量、高脂肪饲料,尽量多喂青绿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和黄芪多糖等药物,对预防本病具有良好效果 。

六、治疗方法

对于已经确诊是蓝耳病的猪场、一般不采用紧急免疫,否则会加剧病程发展、增加死亡率 。对患病猪可以选择中药银翘散配合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替米考星等药物治疗、(按每吨饲料添加氟苯尼考100克、强力霉素300克、替米考星100克以及银翘散2-3千克)、连用5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于发烧、气喘的可以注射解热镇痛的药物和头孢、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您养猪愉快,生活美满,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养猪方面的知识,欢迎关注问猪病头条号,更多精彩的知识等着您奥!

其他网友观点

蓝耳病的治疗前提,必须正确的认识蓝耳病,及危害!

1.蓝耳病发病症状:猪群突然发病,初期发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41℃左右,以40.5℃的体温为最多 。精神沉郁,不吃;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特别是保育猪群 。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继发感染严重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

蓝耳猪病该怎样治疗?

文章插图

2.防治办法:(1)首先考虑有效防治,现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毒株疫苗,经典株,高致病毒株 。选择哪个毒株,根据当地情况和自己区域流行株而选择,不做过多推荐,因为争议比较大 。

蓝耳猪病该怎样治疗?

文章插图

(2)如有症状出现,比如:①保育猪群不好养,②母猪配种率底下,返情率比较高等!③母猪出现流产现象!

(3)治疗:①母猪群替米考星加板青颗粒 。连续使用半个月,连续三个月,每月使用半个月净化 。②保育猪:阿莫西林1kg+替米考星2kg+板青颗粒!连续半个月即可!

蓝耳猪病该怎样治疗?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蓝耳病学名~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想要更好的防治,首先要了解该病成因,现代蓝耳病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两大方面:

1.破坏母猪子宫,完成永久性破坏,引起后期流产

2.造成猪群肺部感染,引起猪间质性肺炎,从而引起猪群的呼吸道疾病

这是看的见的表现,还有看不见的,蓝耳病也是免疫抑制病,它会严重破坏猪的巨噬细胞,造成动物机体天然防护屏障的损伤,从而引起免疫抑制,造成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 。

现代蓝耳病的防治主要也分为两大方面:

1.健康猪群疫苗接种,提前预防

2.猪群阶段性投替米考星,增强猪体内部分免疫细胞活性,增强自身抵抗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