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后备母猪是指留种至初配阶段准备留种使用的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会影响到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那怎么才能把后备母猪养好呢?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1、注意营养

后备母猪对营养的需求不同于育肥猪,所以在后备母猪体重到100斤之后就要及时更换后备母猪料,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钙、磷等物质 。

2、饲喂方式

基本要求是180斤以前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促进机体快速生长,达到180斤之后应限制饲养,一般每天的饲喂量未2-2.5公斤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种前的15天应加大饲喂量,以促进后备母猪的发情排卵,提高排卵数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3、加强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母猪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防止肢蹄病和体型过肥等问题的出现 。

4、做好疫苗免疫

疫苗配种前要做好诸如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口蹄疫等疫苗的免疫工作 。尤其是外购的后备母猪更需要做好疫苗的免疫程序之后再进行配种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文/果然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如何养好后备母猪?这是猪场很重要的问题,后备母猪是决定猪场年出栏量的源头,一个猪场的效益好不好,养好后备母猪是基础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个很需要下功夫的过程,养猪户们从选种、饲养管理、疫苗免疫、然后保健、最后到配种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心、认真的完成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下面把特别需要注意的分五点给大家分享一下:一、选种真正养好一头母猪是需要从选种开始就要下功夫的,“母猪好,好一窝”,优秀的种母猪对提高猪场收益有很重要的意义 。想“养好母猪”,首先要“选好母猪” 。1、选择后备母猪,首先要健康如果是外购母猪,养猪户们一定要考察清楚所选母猪的所在猪场及区域,是否存在疫情发生,也可以了解下所在猪场的养猪情况,以确保所购买的后备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 。2、后备母猪要具备优良的品种特性在选种时要注重后备母猪的父母及同窝猪只的生产性能、饲料转换率、增重速度、母性及泌乳能力、产仔数,以及是否有遗传缺陷 。3、后备母猪的体型特点也是选种时要考虑的一头好的母猪应具备良好的外形及精神状态,外形好、精神状态尚佳则基因好;乳头的排列应匀称,乳头数起码要在6对以上;母猪的运动性要好,说明母猪抗病能力强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二、饲养管理母猪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经不得马虎 。1)存栏方面要保证每头猪起码1㎡的活动面积,饲养密度不易过大,以避免猪只饲养,降低猪病的传播 。2)猪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流动,减少空气中病菌的比例 。3)适当的给后备母猪增加户外运动及光照时间,平时饲喂些青绿饲料,可提高猪只抗病能力及促进母猪的生长发育 。4)饲料营养不许太足,但一定要平衡,尤其是矿物质及多维生素的缺乏会降低猪只免疫力,增加发病率 。5)应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90公斤或6个月之前的后备母猪可以不限采食量,6个月之后日采食量限制在5斤左右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三、疫苗免疫接种后备母猪的免疫工作是母猪健康生长发育的关键 。每个猪场应该制定完善合理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执行 。1、猪瘟疫苗 。后备母猪在配种一个月之前,建议做2~3次猪瘟疫苗接种2、猪伪狂犬病疫苗 。后备母猪一月龄时初免,两月龄二免,配种前25天三免 。肌肉注射灭活苗或缺失苗1头份 。3、细小病毒病 。在猪只5月龄、6月龄时各免疫1次 。肌肉注射灭活苗1头份 。4、猪乙型脑炎 。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注射弱毒苗1头份,且应按照要求使用专门的稀释液稀释后再注射 。5、口蹄疫 。猪只一月半龄初免,3月半龄时二免,5月龄三免,注射口蹄疫O型灭活苗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四、母猪保健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缺不了保健一环 。养猪过程中难免会有疏忽感染病菌,为了保证母猪健康的生长发育,做好保健很有必要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五、配种有关后备母猪的配种,或许部分养猪户有个疑问:是用种公猪配种,还是人工授精呢?其实都可以,看自身养殖规模而定 。1)种公猪配种耗费时间长,但受孕率要稍高于人工授精,规模小的养猪户比较适用;需要注意的是种公猪的选择,应选用健康状况优良的公猪配种,要避免公猪通过交配将部分隐形病状的病毒感染给母猪,所以感染疾病的风险比人工授精要大 。2)规模性的猪场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配种,其工作量小,风险低,但技术性要求较高,期间要做好母猪发情期的把控,及过程中的消毒工作等 。

其他网友观点

一、后备母猪的选留(后备母猪的选留标准 )

1)、外表特征:毛色和耳形符合品种特征,头面清秀,下额平滑,前胸开阔,体躯长且匀称、后躯丰满,背腰平直有力,呈双脊背,肢体健壮整齐,系短而有力,后腿间开阔;腹部较大而不下垂,高矮适中,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分布匀称,至少三对应在脐部以前,乳头不开孔或内翻或有附乳头的小母猪不保留应选;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阴户小或上撅、毛色粗糙等不应选留 。

2)繁殖性能:繁殖性能高 ,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配种前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发情征候明显,首次发情期应在180日龄前出现;祖先或同胞亦无遗传疾患,性情温和,情绪不安或性情暴躁的小母猪不应保留

3)遗传指数选择:母猪110以上

二、后备母猪选留的程序

自繁自养培育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的选择:是根据本场的繁殖需要确定 。有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 。如果是规模化的商品猪场,还应该根据本场的杂交组合来确定,通常以长大二元杂交母猪为主 。

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选):主要根据断奶窝重和产活壮仔数来确定,这两个指标与仔猪的初生重、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与母猪的繁殖力、泌乳力、护仔性;与公猪的生产性能(日增重、料肉比、胴体品质)有直接关系 。将胎均活壮仔数逐一排序,选留当批活壮仔数高于平均数的窝数为第一选留对象,断奶窝重为第二选留指标,以后再把发育良好,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的仔猪选留出来,在同一窝中如发现有个别仔猪有疝气、隐睾、锁肛等遗传缺陷的不能从中选留 。

第二阶段:根据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状况和初情期时间来选留,4-5月龄的后备母猪表现身体发育匀称,四肢健壮,中上等膘性,毛色有光泽;淘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形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成绩差的个体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第三阶段 。主要根据母猪第一胎产仔后的成绩选留,淘汰产仔数少、泌乳差、护仔性能差的母猪 。据报道母猪压死仔猪的行为具有高度遗传性,即其后代仔猪中选留的小母猪,长大后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况,而且遗传力高达20%以上 。

三、后备母猪的饲喂

(1)前期自由采食:后备母猪5月龄前应让其自由采食,以保证其营养需求 。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13天达到初情期,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而限制后备母猪的采食量(50%~85%)将延迟发情期10 -14天

(2)后期限量饲喂,控制后备母猪过快生长 。可采用以下方式:

①5月龄以前自由采食,体重达到70kg以上 。

②5-6.5月龄限量饲养,换用含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后备母猪料,日给料2-2.2kg,日增重500克左右 。

③6.5-7.5月龄体重90千克,背膘为12-14mm后加大饲喂量,日饲喂量2.5-3kg,促进体重快速增长及发情 。

④7.5月龄以上视体况及发情表现调整饲喂量 。

(3)配种前短期优饲.配种前10-14天,自由采食,保持母猪中等以上膘情,供给尽可能多的哺乳母猪料,每头日喂量可加到3.5-4.0千克,一般以在原基础上提高20%~25%的喂量较合适 。短期优饲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效果尤为明显,可明显刺激内泌.促进生殖系统的活动,增加排卵个(2~3枚),后备母猪配种前体重应达l25~l30kg,背膘厚l8-20mm 。

四、后备母猪的日常管理

1诱导发情,提早后备母猪发情期

公猪诱情,①后备母猪与公猪第一次接触时的日龄,最佳时间杂种猪(70公斤以前不要与公猪接触)为150-170日龄 。纯种及晚熟的母猪开(77公斤以前不要与公猪接触)大致为170-190日龄,体重达到70-80公斤就应当每天与公猪接触2次每次15-20分钟(上、下午各1次),可使母猪提早达到初情期

②公猪的接触方式是直接接触 。把公猪赶到后备母猪栏或把母猪赶到公猪舍,使公母猪充分接触,但把母猪赶到公猪栏的效果要优于将公猪赶到母猪舍的效果 。公母隔栏接触方式对于大多数后备母猪来讲刺激强度不够 。


怎样把后备母猪养好?

文章插图
2适当运动

运动对促进后备母猪骨骼和肌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可以激活身体各个器官,包括卵巢,保证良好而结实的种用体况和性行为,促使猪体发育匀称和正常发情,特别是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具有重要作用 。

3 增强光照

后备母猪的光照要求16h(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并且光照强度要求100lux(强度以晚上按正确的姿势可以看清报纸为准)有利于母猪发情 。据资料介绍,延长光照时间到16小时,使母猪的初情期提前18.5天,间情期缩短1.5天,窝产仔数增加2.8头,断奶后首次发情时间提前5.5天 。可以看出,猪虽然属于非季节性发情动物,但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显著地提高了繁殖性能 。

4 激素刺激

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发情或6月龄以上还没有初情表现,可注射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达到初情期 。

5 饲养密度

后备母猪饲喂在拥挤的圈舍很难查情,平时最少需1平方米,配种时需要1.4平方米,此外还需再有1平方米的运动、躺卧、粪便场地,每一群体以6—8头为适宜 。

6温度和通风

温度对生产力有很大影响,温度需求取决于猪体重、采食量、猪群密度、地板类型和空气流速 。后备母猪饲喂在水泥地面时的最低临界温度14℃,最适温度为18℃ 。后备母猪在集约化条件下所需通风为最低16立方米/小时,最高为100立方米/小时

7饲喂设备

后备母猪经常群养,把饲料撒在地面上可以尽量减少打斗 。而饲喂方式因猪舍类型而异,由于猪只个体差异,有的需要采用单独饲喂,以保持种用体况 。采用有隔栏的料槽应使每头后备母猪有0.4米的采食空间 。

8 饮水

随时保证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应定位于活动和排粪区域,以保证睡卧区域的干燥 。饮水器应保证最低流量为1升/分钟,每只饮水器最多只能供应8头猪,连接饮水器的供管,最好经过睡卧区域,以免冻坏 。饮水器应安在排粪区域或漏缝地板上方,高度为0.7米 。

五、后备母猪的防疫 。

后备母猪在6月龄体重80-90kg时,按照免疫程序的要求作好繁殖障碍病(如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猪瘟等)和其它常见传染病(蓝耳病、口蹄疫、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的免疫注射,到7月龄时免疫完毕 。7.5月龄逐头母猪采血检测免疫抗体,对免疫不合格的种猪要重新免疫,直到合格方可配种,对多次免疫仍不合格的种猪除疫苗原因外要作淘汰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