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首个移植狒狒心脏的美国女婴,活了多久?器官移植有多难?( 二 )


理论上 , 这6个基因片段吻合度比较高的话 , 能够进行器官移植的概率就存在 。
可是 ,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同一对父母生出的孩子 , 都不可能这6个基因片段完全相同(同卵双胞胎除外) , 更何况很多器官捐献者和患者根本就没有亲缘关系 。
一般来说 , 能有一半相似度 , 都已经是很幸运了 。

同卵双胞胎
解决了HAL , 还有PRA , 它叫做群体反应性抗体 , 表示个体对外来器官的敏感程度 。
移植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个检测 , 其PRA的反应程度小于10% , 属于阴性 , 对于外来器官受体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
如果反应程度在10%到50% , 说明患者不是不能接受 , 而是分情况 , 需要进一步检测对何种物质敏感 , 在移植过程中需要避免 。
如果反应程度大于50% , PRA属于阳性 , 表示患者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外来的器官 。

等待救治的患者
CDC则是淋巴细胞毒试验 , 利用供体淋巴细胞和受体血清孵育 , 计算淋巴细胞死亡率 。
如果死亡率低于10%则表示安全 , 可以进行移植 , 如果在10%到15%之间 , 移植存在较高的危险性 , 应该谨慎 , 超过15%就最好不要移植 。
而对于捐献者来说 , 还有一个难关需要克服 , 捐献者的年龄是有限制的 , 越是年轻的器官 , 能够成功的概率也更高 。
但是我们也知道 , 人类正常死亡的时候都已经70、80岁了 , 这些器官捐献者很多都是英年早逝 。

自然衰老的夫妻
而在从捐献者身上摘除所需器官后 ,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移植手术 , 以保证进入受体之后能尽快启动 。
所以综合下来 , 想要完成一例成功的移植手术 , 难之又难 。
一个需要等待移植的患者 , 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所需器官的 , 很多患者到死都没有等来自己的器官 。
因此 , 科学家们才会想到剑走偏锋 , 使用动物器官移植 , 可是 , 这项提案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 。

被移植的器官来源于器官捐献志愿者
移植动物器官有哪些争议?第一个争议就是伦理问题 , 很多人认为 , 动物不能与人享受一样的权利 , 接受动物器官移植 , 岂不是把动物与人放到了一定的高度?
如果动物器官移植常态化 , 人和动物的界限在哪里?接受了动物器官的人 , 还能被称作人类吗?他或者她会不会成为变异体?这些问题正在挑战很多人类的禁忌 。

真的可以用动物器官?
第二 , 就算人们从感情和伦理上接受了动物器官移植 , 如何保证其安全性?
目前已知的动物器官移植 , 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 排异反应是所有人都绕不开的一个坎儿 。
还有就是 , 动物携带很多致病菌 , 我们如何保证移植过程中不被感染 。

动物身上携带很多病菌
第三就是 , 移植动物器官的成本太贵 , 比起人类器官移植的自愿捐赠 , 中间涉及到的利益太多 , 不排除有人专门养殖动物供器官移植 , 并收取巨额费用 。
很有可能出现 , 一位患者还没有到非移植不可的地步 , 但是为了利益 , 让其被迫接受移植 。
目前 , 人类发现 , 猪的器官与人类的相似度最高 , 猪也是一种比较好饲养的动物 , 所以这将是未来移植动物器官的主要来源 。
那么这项充满争议的科技 , 在未来会迎来怎样的发展?

以后可能会使用猪的器官?
未来它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有人会问 , 为何不用灵长类的器官 , 它们与我们的关系才是最近的 。
其实科学家一开始的确想用灵长类的 , 比如1986年的那个女婴 , 就是使用狒狒的心脏 。 可是 , 灵长类数量并不多 , 很多还是珍稀物种 。
而且大部分灵长类的体型对于人类来说太小了 , 它们的器官无法支持成年人的正常活动 。
实验室培养一只专供器官移植的灵长动物 , 费用远比培养一只猪高 。

猩猩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
被选为器官源的猪 , 不是普通的猪 , 而是经过基因编辑改造过的猪 , 尽可能让其符合人的需求 。
改造过的二师兄 , 在排斥和自身携带病菌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
然而 , 猪始终和人类不是一个物种 , 并且亲缘关系上还隔得太远 , 导致已知所进行的猪器官移植手术 , 几乎没有成功 。
尽管如此 , 科学家们还是没有放弃这项计划 , 哪怕它招致了很多攻击 。
每年国外的极端动保组织都会和这些医学团队死磕 , 闹得沸沸扬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