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里面的龙是真的存在吗?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习俗;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乌兰察布地区过春节的各个节日依次为:小年(腊月二十三),除夕(二十九/三十),大年初一(春节),破五(正月初五),八仙过海(正月初八),十知(正月初十),上元节(元宵节,正月十五),送瘟神(正月十六),小天长(正月二十),老天长(正月二十五)和二月二(龙抬头) 。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春节最后一个节日,他代表着,安逸、舒适,颇有乐趣的娱乐活动结束,春天的下地劳动生活开始;
这一天,人们理发剃头象征着,远古时期,春天万物复苏;“龙在冬天修身养息,秋天入渊,春天升天,夏天行云步雨”的典故,作为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精神这一思想历经万亿年而不衰 。
“龙”,在远古神话和道教典籍中传说,是这样的;上古四大神兽之首,居东方,八卦为震,五行属木,其色青,号“青龙”,“神威如狱,深恩如海” 。
其下属有二十八宿中的:
1,角木蛟;
2,亢金龙;
3,氐士貉;
4,房日兔;
5,心月狐;
6,尾火虎;
7,箕水豹;
曾被封神于天庭的七位星宿 。
“龙”,在神话故事中,给人们的启示是,做人能大能小,能曲能伸,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有时雷霆万钧,有时清风细雨;威猛而不傲,依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时你能看见他的外表印象,那也是一霎那的功夫;但是,我们可不能“叶公好龙”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
其他网友观点首先,“龙”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经典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是脱胎于现实的,组成物均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宋代画家董羽则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这是现代得到认可较多的说法 。
再说一说“二月二 龙抬头”,先从天文学上说,我国古代用28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划分为东西南北4宫,东宫7宿由30颗恒星组成,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青龙 。每到春分后黄昏时,青龙七宿中的两颗“龙角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其余各星组成的龙身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犹如“龙抬头” 。尽管“龙”并不是真实存在,但象征着“龙”的星辰是真实存在的,并且“龙抬头”这种天文现象,在“二月二”这个节点是有迹可循的 。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气温回升,大地解冻,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就像是蛰伏一年的“龙”在“抬头”一般 。在古代神话里,龙和雨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时节,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开始降雨,正是“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龙行布雨,春耕将始,在此时敬龙祈雨,目的是盼望五谷丰登 。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里面的龙是真的存在吗?】中国古人的智慧和祈天纳福的想象力是值得推崇的 。现在看来,尽管“龙”作为真实的生物并不存在,但是无论从天文学还是从节气来说,“龙”所代表的天文星象和蕴含的美好生活意义是存在的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农村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有道理吗,柿子真的当药用?
- 赛诺菲集团是哪个国家的
- “北斗七星”文化内涵指的什么?
- 餐桌“二肉"不能上,指何二肉。为何?
- 二胎宝妈告知:俗话说的“早生贵子”男孩早产,女孩懒月,真有科学依据吗?
- 佝字是什么意思
- 古人所说的“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有道理吗?
- 农村老话:“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是为什么?
-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什么五月花号没得印第安土著的民心却得了天下?
- 农村老话“人无毛发,富贵一生”有什么道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