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之茶圣陆羽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 , 出过不少的人才 , 在相对以前的文化来说 , 这些人属于现代的高智商人物 , 具有非常高的文化 , 也有非常有创意的想法 , 那么本期中国古代名人 , 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古代了解茶圣陆羽 。
陆羽(733—804) , 字鸿渐 , 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 一名疾 , 字季疵 , 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 , 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着名的茶学家 , 被誉为“茶仙” , 尊为“茶圣” , 祀为“茶神” 。
陆羽一生嗜茶 , 精于茶道 , 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而闻名于世 。他也很善于写诗 , 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 , 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 , 并擅长品茗 。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 , 陆羽隐居江南各地 , 撰《茶经》三卷 , 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着 。《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 。曾编写过《谑谈》三卷 。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 , 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中国古代名人之茶圣陆羽】陆羽之被尊为“茶圣”或茶叶专家 , 基本上是他逝世以后的事情 。在他生前 , 他虽然以嗜茶、精茶和《茶经》一书就名播社会或已有“茶仙”的戏称 , 但在时人中 , 他还不是以茶人而是以文人出现和受到推崇的 。这是因为其时茶叶虽在《茶经》问世以后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 但时属初创 , 其影响和地位 , 无法和古老的文学相比 。其次 , 《茶经》一书 , 是撰于陆羽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之后 , 即陆羽在茶学上的造诣 , 是在他成为着名的文人达士以后才显露出来的 , 是第二位的成就 。
《茶经》的成书年代 , 坊间说法很多 , 笔者是从万国鼎撰于公元“758年左右”①说 。天宝五年李齐物贬官竟陵时 , 陆羽还身在伶界 , 被李齐物发现后 , 才弃伶到“火门山邹夫子墅”读书 。但至十一年崔国辅谪任竟陵司马时 , 陆羽便学成名遂 , 文冠一邑了 。据记载 , 崔国辅到竟陵以后 , 与陆羽“游处凡三年” , “谑谈永日” , 并把他们唱和的诗还汇刊成集 。崔国辅其人据载 , 在贬竟陵前一年 , 杜甫献《三大礼赋》 , 唐玄宗奇其才 , 诏试文章 , 命崔国辅、于休烈为试文之官 。崔国辅以诗词尤其是以古诗见长 。《河岳英灵集》载:崔国辅的诗“婉娈清楚 , 深宜讽咏 , 乐府短章 , 古人不及也 。”①陆羽与崔国辅游处三年 , 不但名声由崔而更加显要 , 同时也从崔国辅身上 , 显然进一步学到了不少学问 。
陆羽不但在撰写《茶经》以前 , 就以文人着名 , 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 , 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 , 他还是以文人称着于世 。如权德舆所记 , 他从信州(今江西上饶)移居洪州(今南昌)时 , “凡所至之邦 , 必千骑郊劳 , 五浆先辣”;后来由南昌赴湖南时 , “不惮征路遥 , 定缘宾礼重 。新知折柳赠 , 旧侣乘篮送”② 。所到一处 , 每离一地 , 都得到群众和友朋的隆重迎送 。社会上所以对陆羽有这样礼遇 , 如权德舆所说 , 不是因为他茶学上的贡献 , 而是他“词艺卓异 , 为当时闻人”③ , 在文学上的地位使然 。所以 , 从上面的种种情况来看 , 陆羽在生前和死后 , 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 。如果说他死后 , 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 , 成为茶业的一个偶像的话 , 那么 , 在生前 , 相反 , 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 , 是为文学所掩 , 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