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惟一因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
我国古代传统医学对糖尿病早已有认识,即属于“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 。
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 。但临床湿热型糖尿病也并不少见,故拟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效果颇佳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临床应用】
任正松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消渴126例,取得满意疗效 。
其具体方法:以龙胆泻肝汤去车前子、泽泻为基础方 。因消渴尿多,故去车前子、泽泻,木通用量宜从轻,以防伤津耗液 。阴虚烦热者加知母25g,黄柏15g,龟板15g(醋炙),以滋阴清热;胸闷不舒者加郁金9g,瓜蒌15g,以宽胸开膈;善太息加木香15g,白芍15g,以疏肝解郁;便溏加白术15g,陈皮10g,以补中健脾;表虚汗多加黄芪30g,防风15g,益卫固表;口渴甚加天花粉25g,粉葛根10g,西洋参10g(另煎兑服),以生津止渴;饮食特多者加玉竹30g,石膏5g,以清胃生津;兼血瘀者,酌加丹参、藏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
每日3次,每1~2日1剂,连服10剂为个疗程,同时配合饮食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酌情联合胰岛素治疗,以提高疗效 。治疗结果:本组126例经5~1个疗程治疗后,病情达到理想控制45例占35.7%,较好控制62例占49.2%,一般控制10例占7.9%,控制差9例占7.2% 。杜氏等1在临床中用龙胆泻肝肠加减治疗糖尿病,结果:痊愈28例,占77.8%;显效5例,占13.90%;好转3例,占8.3%,取得了显着的疗效 。
【病案举例】
患者田某,女,46岁,干部,1994年3月入院 。初诊:形体肥胖、自觉下肢乏力、腰痛、口干多饮,每日饮水约3000ml,闭经数月,汗出、口苦、眩晕、大便稀薄、小便正常 。舌体大、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厚而黄,脉沉滑 。B超提示:右肾结石、右附件区囊性变 。化验检查:血糖13.7mmol/L,尿糖(++++)只服中药治疗 。处方:柴胡10g、龙胆草15g、黄芩10、栀子10g、木通10g、苍术15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15g、赤芍10g,每日1剂,水煎服 。饮食随意,不忌糖的摄入,但不要过量 。服药18剂,口干、多饮、眩晕、汗出均减轻,舌苔变薄,舌质变化不明显 。化验:血糖9.6mmol/L,尿糖(-),嘱患者上方加三七参10g、地龙15g、桃仁10g、红花10g,继服10剂 。再诊:口多饮、汗出均消失,乏力好转,腰痛减轻,月经来潮,舌瘀斑变浅、苔变薄,脉沉缓B超复查:右附件区囊性变消失,嘱上方加威灵仙15g,继服10剂三诊:临床症状均消失,精神佳,舌瘀斑消失,苔薄,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 。化验:血糖8.0mmol/L,尿糖(-),故停汤药,只服三七片善后,出院调养 。2个月后门诊复查:血糖8.3mmol/L,尿糖(-)治疗改用达美康每日80mg口服1个月 。随访6年,未用任何降糖药,血糖稳定,维持在7.875mmol/L左右 。身体健康,无并发症出现52按:消渴病湿热型与肝有直接关系,在生理情况下肝主疏泄有助各脏腑生理功能协调运动,病理条件下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影响脾之运化而湿聚,湿聚化热,湿热互蒸,阻遏气机,或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阻中焦,导致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布,气血津液流通受阻,或存于血中,或随尿排出,造成血糖、尿糖的升高 。方中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木通既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又能疏肝条达、升清降浊,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临床若湿、热、瘀同时存在,则加地龙、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诸药合用湿热祛、血脉通,血糖自然输布周身尿糖随之减少,病向痊愈 。临床上糖尿病人不应绝对控制饮食,对糖的适量摄入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有助于康复,有助于维持相对稳定的血糖水平 。
推荐阅读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甲状腺功能亢进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血小板减少症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白血病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尿毒症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肾病综合征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肾结石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急性肾盂肾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急性膀胱炎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