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医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目前研究概括为,高血糖所致的小血管缺血缺氧和代谢异常两方面,而后者有多元醇旁路活化致山梨醇积聚和蛋白非酶糖化异常 。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当属中医“血痹”范畴,其病机为:消渴久治不愈,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煎熬液,津亏液少,不能载血循经畅行及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瘀经脉所致 。
周氏等将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治愈其急性并发症,同时给予B族维生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 。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北黄芪30g、赤芍12g,地龙6g、川红花10、桃仁18g、熟地黄15g、山茱萸12g、怀山药15g、玄参20g、泽泻9g、云苓10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共4周) 。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神经症状(P<0.01)和体征(P<0.05) 。李氏3用药罐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6例,方法:将66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治疗均在糖尿病治疗基础上进行 。治疗组:运用自拟地黄还五汤:熟地、山药、山萸肉、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各10g,泽泻、茯苓各12g,丹皮、赤芍各6g,黄芪、地龙各15g,便秘者加肉苁蓉15g;腹胀加厚朴、莱子各9g;腹泻加白术、薏苡仁各15g;足膝软弱加杜仲、怀牛膝各15g;肢痛明显者加木瓜10g上肢痛为主再加桑枝、姜黄各10g,下肢痛为主再加川牛膝15g;肢体有凉感加桂枝6g1日1剂,水煎,早晚2次服用,共服40剂,同时运用背部及四肢走罐治疗,用液体石蜡作为润滑剂,取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罐法在背部及上下肢肌肉丰满处沿阳明经循行路线上下来回推动火罐,先一侧后另一侧;取小号玻璃火罐,用同样方法在四肢阳明经肌肉不甚丰满处走罐治疗,以皮肤潮红或略有紫红、患者不痛苦、能耐受为度,隔日1次,10天1个疗程,休息5天后再开始下一疗程,共用3个疗程 。
对照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1日1次,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500mg,1日1次,肌内注射,10天个疗程,1个疗程后改为口服,共服用30天 。治疗结果:治疗40天评定疗效,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显效率77.%,总有效率94.4% 。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显效率26.7%,总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着差异(x2=17.36,P<0.005),两组显效率有显着差异(2=17.24,P<0.005)
【病案举例】王某,女,57岁,退休干部 。患糖尿病9年半,双下肢疼痛麻木8个月,于1999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9年前出现口渴、多饮、消瘦,查血糖增高,尿糖阳性,被诊为糖尿病 。曾服用格列本脲、二甲双呱、格列齐特等药 。起初几年,疗效尚可,后逐渐需加量维持 。近1年多口服降糖药基本无效,每天注射胰岛素方可维持血糖至正常水平 。双下肢出现麻木,行走如踏棉被感,后渐两小腿灼热刺痛,抽掣样痛,夜间或遇凉加重,局部加温可稍有缓解,曾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复方丹参片等,疗效不甚显着 。现双大腿以下均疼痛无力,夜间掣痛难忍,甚则彻夜难眠 。查: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减弱,大腿肌肉轻度萎缩,膝腱反射减弱 。舌淡苔薄白,脉沉 。当日空腹血糖9.7mmol/L,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甘油三酯4.5mmol/L,胆固醇6.8mmol/L 。中医辨证:久病气虚血滞,瘀血阻络,肌肤失却濡养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60g,当归8g,赤芍、地龙、西洋参、桃仁各10g,川芎、红花各6g,生地黄、熟地黄各20g、丹参、玄参各15g、蜈蚣(研末分吞服)2条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用药1周后,疼痛减轻,夜间可入睡3~4h.3周后已基本不痛,继用药2个月,下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仍用胰岛素维持注射及其他对症治疗,追访1年,未见神经炎复发 。
按:中医认为,糖尿病乃阴虚燥热所致,由于久病燥热、多尿以致津液不足,津伤则气损,气阴两虚;久病则瘀,加上气虚无力推动,瘀血阻络,肌肤失却濡养 。正如王清任所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虚无力,必停留而瘀 。”以致肢体麻木疼痛 。方中重用黄芪意在大补元气;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丹参活血通络;生地、熟地、玄参滋阴润燥;西洋参补气养阴 。诸药合用,取得满意疗效 。8
何某,女,65岁,2001年6月7日初诊 。口干多饮乏力7年,四肢肩背麻木疼痛2个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曾间断服用消渴丸 。
刻诊:四肢、肩背麻木疼痛,夜间尤甚,口干口渴多饮,周身乏力,自汗气短,睡眠欠佳,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细涩 。查:空腹血糖12.8mmol/L,肌电图提示四肢、肩背周围神经损害 。西医诊断: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诊断:消渴病并发血痹,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治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生黄芪45g,桃仁15g,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白芍、地龙各10g,生地黄、丹参、牛膝、鸡血藤各30g,威灵仙12g每日1剂,分2次服 。服药12剂,自觉气力增加,四肢肩背麻木疼痛有所好转 。再服24剂,四肢肩背麻木疼痛基本消失 。查空腹血糖降至8.4 mmol,尿糖(+),肌电图提示四肢、肩背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明显提高 。继服12剂,诸症尽除,随访半年未复发36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医案】按:本病属消渴范畴,消渴病久者,必然元气大伤,若气虚则运血无力,阴虚则血行艰涩,而成久病入络之证候,瘀滞既成,则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血愈虚而愈瘀,愈瘀而愈虚,互为因果,交相为患,血脉瘀阻,故发麻痛 。方选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使瘀去络通,麻痛自消 。加用丹参、牛膝祛瘀止痛,引血下行;鸡血藤活血、补血、通络;威灵仙通络止痛 。诸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诸症渐愈 。

    推荐阅读